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粹 > 谈《准则》《条例》 > 正文

张国军:坚定理想信念 严守纪律规矩

2015-12-04 15:35: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张国军

坚定理想信念  严守纪律规矩

——学习《准则》《条例》的体会


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张国军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所采取的依法从严管党治党的重大举措,对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作为肩上担责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严守纪律、执行纪律上发挥表率作用。

       一、加强《准则》《条例》学习,切实增强执行的自觉性

       一些干部法制观念淡薄、纪律条规模糊,是形成违纪的根本原因。印发的《准则》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强调党员自律、强调重在立德,明确向全党提出了“四个必须”、“八个规范”,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追求。《条例》重在立规,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个方面开列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能触碰的“负面清单”,对党员遵守党的纪律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强化纪律观念,不仅自觉要带头学习《准则》、《条例》,熟记准则的全部内容和全面掌握条例的具体规定,牢固树立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意识,在规范自身言行、模范遵守制度纪律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要重视和抓好班子和干部职工的学习,把学好《准则》、《条例》与学习《党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宗教工作条例》等党纪法规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体会交流、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等有效形式,让党员干部对《准则》、《条例》的规范要求和具体条规铭记在心,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章党纪党规意识,真正从思想深处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和违纪的严重后果,彻底消除各种模糊认识和侥幸心理,增强人人学法纪、人人守规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切实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制度纪律能不能得到贯彻执行,作风能不能持续得到改进,关键在领导班子,要害是“一把手”。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负着单位干部教育管理、部门高效履职的重大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应主动把提高党性修养做为终身必修课,牢记党员的第一身份,恪守党员的职责义务,自觉加强对党的科学理论、党章党纪、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学习,常扫思想灰尘,常补理想信念之钙,提升思想境界,坚定做人标准,坚守精神家园,既要勇于担当、干事创业,又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上面如果松一寸,下面就会驰一尺。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一把手”必须在学习、工作、执纪、生活等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触红线、不逾底线,时时事事践行严和实的标准,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挺起腰板说话、硬起手腕执纪,才能确保《准则》、《条例》在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面贯彻执行。

        三、坚持严格执纪监督,切实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发挥新时期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既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发挥道德的自律作用,更要严格执纪监督,发挥制度纪律的规范硬约束作用。讲政治、守规矩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忠于组织、忠于信仰,严守政治纪律;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干部调整、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和重要工作部署上严格按组织纪律办事,不断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牢记“正人先正己”的古训,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心理始终装着纪律、装着群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秉公办事、勤政为民,干净做事、清白做人,自觉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法、心中有戒,在制度纪律面前不为私心所扰、人情所困、关系所累;严格落实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单位基层调研制度、公示公开制度、财务制度、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工作纪律等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仅要把制度张贴在墙上、公示公开、接受监督,而且要落细落小、执行到位,对发现干部职工身上的小问题、小毛病,及时约谈提醒,帮助纠错改正,让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以严管理体现对干部的关心爱护,对不合事宜的制度及时修完善,切实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成果,真正发挥好制度的严规范、硬约束作用。

(编辑:康永强)


扫一扫,关注清廉张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