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要义 认真履职尽责
——学习《准则》《条例》的体会
市畜牧兽医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潘竟平
围绕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我们党将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制定和修订了《条例》、《准则》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管党治党的尺子越来越清晰,体现了我们党管党治党建党思想的与时俱进。通过对《准则》和《条例》逐句逐字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发挥带头作用,争做遵守纪律的楷模,坚守党章赋予的职责,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定位,立足当前,聚焦目标任务,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着眼长远,坚持标本兼治,把纪律挺在前面,确保《条例》和《准则》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一、充分认识新《准则》和《条例》的重大意义
一是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既坚决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等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通过建立《条例》《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反腐败斗争、纠“四风”等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从制度层面进行总结,转化为全党共同遵守的纪律要求,从而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巩固作风建设的成果,起到标本并治、强根固本的作用。
二是正风肃纪的工作措举更加严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为六大纪律,开出负面清单,划定“红线”“底线”,对各类违纪行为、处罚标准一并列入一起“对号入座”,明确了执纪问责的要点、标准、尺度、力度,更具操作性,更有震慑力。《准则》突出“四个必须”“四个自觉”的正面倡导,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是面向全体党员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这套全面从严治党的“组合拳”,把立德立规有机结合,明确当阳干部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为党组织和党员确立了重要遵循,有利于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起到激浊扬清相辅相成的成效。
三是防微杜渐的作用更加突出。两项党内规则把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有机结合,确保党纪严于国法的要求在思想、信仰、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能够落地生根。《条例》剔除了70多项与法律法规重合的内容,新增加了权权交易、漠视群众诉求、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等行为,为党员划定纪律底线,充分体现了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特点,对党员的约束力明显增强,使党纪抓小抓早的作用更加突出。《准则》面向全体党员提出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关系的自律要求,对党员干部提出“四个廉洁”的更高要求,把《党章》中关于廉洁自律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在新常态下发出了党员干部的道德宣示和庄严承诺。
二、严格履职尽责种好“责任田”
一是坚持率先知纪。带头学习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把学习《准则》和《条例》作为一项长期重要政治任务,逐句逐字学习原文,通过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真正理解和掌握两个党规,使《准则》和《条例》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努力在“学、思、践、悟”上下功夫、见实效,以学习的成效引领和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提升执纪监督问责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坚持严格执纪。党规党纪的严肃性不容挑战,必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四种形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使纪律规矩挺起来、严起来、硬起来。从严治党不等于抓几个腐败分子,而是要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既要抓大不放小,又要不以小概大,既要“拔烂树”,又要“治病树、护森林”。以庸懒散软和为官不为专项整治为重点,坚决整治干部职工上下班迟到早退和上班期间脱岗溜号、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庸懒散软以及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促进干部职工作风明显好转,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从严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实现监督“全覆盖”“无例外”。要抓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织密监督制约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使“四风”问题和腐败问题无处躲藏。
四是坚持严厉问责。纪检组不问责,就如同“猫不抓老鼠”。要牵住“两个责任”这个牛鼻子,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委出台的《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意见》中关于构建和实施“3783”主体责任体系的各项规定要求,对挑不起“一岗双责”担子的领导干部,实行“一案双查”,通过强有力的追责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五是坚持服从监督。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觉悟不能代替制度。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正确认识被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贯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要时时刻刻、老老实实、自觉主动地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决不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正确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以权力的规范运行取信于民。坚持修身与齐家并重,塑造良好的人格操守,培育良好的家风,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带动单位风气进一步好转,形成风清、气正、心齐、事成的良好氛围。
(编辑:康永强)

扫一扫,关注清廉张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