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清廉张掖 > 正文

扛鼎担责迎清风我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6-08-25 17:56:29来源:金张掖廉政网作者:admin2 分享

扛鼎担责迎清风

——我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综述

 

“民乐县疾控中心副科级干部邓俊和妻子刘雪萍(民乐县中医院工作)为其子违规举办婚宴,邓俊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刘雪萍受到警告处分……县疾控中心主任张克锋、县中医院院长任恒宽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诫勉谈话,县卫计委纪检组长陈桂芳受到提醒约谈。”这是2016年7月,张掖市纪委监察局通报的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追责的典型案例。

2012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主动担当,扛起党风廉政建设这尊“重鼎”,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结合实际打出“组合拳”、“系列仗”,促使“两个责任”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两个责任”的落实,犹如一缕清风,吹拂着张掖大地,为建设幸福美好金张掖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以上率下,牵住“牛鼻子”

落实责任,关键看行动,根本在担当。市委把主体责任作为政治责任、直接责任和全面责任来履行,突出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抓责任落实这个关键。

2014年11月25日,张掖市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市委书记毛生武要求各级党组织的书记和班子成员,必须高度自律、以上率下,必须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市委常委会做起,从市级领导班子做起,自觉带好班子、管好队伍,努力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2015年8月29日,市委书记毛生武就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约谈县(区)委书记时再次强调,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抓好“3783”主体责任体系的落实,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到党建工作全过程,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向全市党员干部释放强烈信号、彰显坚定决心……

领导率先垂范,是责任层层落实最有力的榜样。

2016年5月30日,晚8时至11时:与甘州区领导谈话;

  5月31日,下午2时到5时:与肃南县领导谈话;

  5月31日,晚上8时至11时与高台县领导谈话;

  翻开市委主要领导的工作日志,开展约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总是优先重点安排。

“主体责任要靠书记的‘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来落实,只有人人尽责、人人履责,党委的主体责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市委书记毛生武在对六个县区的县委书记、县区长、纪委书记和组织部长约谈时强调。

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党委(党组)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实行了签字背书、责任巡察等一系列新做法、新举措,有力推动了“两个责任”落地生根。高台县实行以细化定责、强化履责、常化督责、活化评责、实化考责、硬化追责为主要内容的“六化工作法”,厘清责任界限,健全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追究,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到实处。民乐县推行“三书一单一簿”责任落实机制,将党组织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基层站所及村社具体责任细化到岗位、量化到数值、固定到个人,逐级签字背书,靠实工作责任,推进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山丹县对各级党组织、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实行“绿、黄、红”三色提示卡制度,以此加强县纪委对各级党组织及班子成员履行主体责任的监督力度。

监督制约 织密“铁笼子”

从严管党治党,制度是根本。近年来,市委围绕贯彻落实省委“3783”主体责任体系,以《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为核心,通过制定和修订完善落实“两个责任”实施办法等30多项制度,建立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1+X”制度体系,明确落实责任的23项“正面清单”和追究责任的19项“负面清单”,从目标、责任、考核、问责等方面勾画出了清晰的路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闭合制度链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铁笼子”里,给权力戴上“紧箍咒”。

“1”就是以市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性文件,“X”就是新制定《张掖市关于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施办法》等四项制度和2012年以来已经出台的涉及巡察、“三述”、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廉政风险防控以及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30多项制度为“蓝本”,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市纪委又编印了《张掖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用手册》《张掖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手册》和《以案说纪教育读本》,逐项明确集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责任、班子成员责任,进一步伸延了省委“3783”主体责任体系的制度链条。

全面启动建立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全面梳理权责“家底”。对市政府40个部门单位的3216项权力,23525项责任事项,33477项追责情形在张掖政务服务网全部上线发布。通过公布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将原本老百姓模糊的、搞不清的事项,在这份清单中均可做到有据可循、一目了然,真正将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市委一桩桩落实主体责任的具体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各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实现“三个转变”:从后台转到前台,由主要靠纪委推动抓向党委主动抓转变;从被动转到主动,由“软性抓”向“硬性抓”转变;从局部转到全面,由重点抓、抓重点向常抓、抓长转变。

聚焦主业 扛起“硬担子”

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入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折不扣地扛起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硬担子”。

围绕贯彻中央和省委反腐倡廉决策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零容忍”惩治腐败等主题,开展“廉政好声音”系列宣传活动。对金张掖廉政网进行全面改版升级,积极整合网站、微博、微信、短信平台等廉政教育资源,创作“陇原清风”微电影、廉政公益广告43部,悬挂电梯间廉政公益广告260幅,营造了良好的反腐倡廉氛围。2012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举办廉政专题报告会390多场次,公开通报违纪违规典型问题131次546起,报道基层落实“两个责任”、改进作风等典型55个,对93批1599名县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安检”,通过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不断夯实了“两个责任”的落实。

紧盯人财物事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在9个市直部门和33个县区单位的城乡低保、医药器材采购、危旧房改造、定点医疗机构审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78项权力事项实施“双线两化”工作,查找廉政风险点1540个,制定防控措施3875条,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1203张,涉及岗位800多个,通过对“权力线”和“廉政线”全程动态监控,有效规范和约束权力的正确行使,凝聚和传递了落实“两个责任”的强大正能量。

采取约谈的方式给各级领导干部传导责任压力,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直是我市坚持落实的一项制度。近年来,先后制定并严格落实《张掖市市管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办法》和《张掖市纪检监察机关约谈领导干部办法》,对约谈对象、内容、方式及约谈后的跟踪问效作了具体规定。今年以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2次专题约谈县区党委书记和市直部门党政“一把手”。市委各常委及时约谈分管部门单位班子成员,经常过问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市纪委书记约谈县区、部门党委和纪委负责同志23人次,实现了市委书记与县区、部门党委党组书记约谈全覆盖,市纪委书记与县区、部门纪委书记约谈全覆盖,市委常委同分管联系部门负责人约谈全覆盖。

坐而论道,不如强化问责。市委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述纪述廉述作风工作的意见》,先后组织3批21名县区和市直部门党政“一把手”在市委三届七次、八次、九次全委会上述纪述廉述作风;市纪委组织2批6名县区纪委书记和8名市直部门纪检组长在市纪委三届五次、六次全会上述职述廉述作风。紧扣“一岗双责”,完善考核机制,深挖违纪案件背后暴露出的“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公开通报违纪违规典型问题131起546人次,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33个县级领导班子和103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对160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力的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尽责、主动担责敲响了警钟。

 

 

(编辑:康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