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粹 > 谈《准则》《条例》 > 正文

武克新:遵纪守则拒腐反变 在心灵深处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2015-12-04 16:07:3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武克新

遵纪守则 拒腐反变  在心灵深处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学习《准则》《条例》的体会


市工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武克新



       此次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面总结提炼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实践成果,细化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要求和纪律要求,彰显了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必将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保障。通过学习我认为

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就是从心开始,用心感悟,要常怀敬畏之心、拥有平常之心、坚持律己之心,真正使《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入脑入耳入心。

       一、严守党纪,常怀敬畏之心

      《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所有党员领导干部要对《廉洁从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常怀敬畏之心。我们工商部门是综合执法部门,是直接和管理对象面对面的,每名工商干部或多或少有一定权力,如果工商干部财迷心窍,乱用权力,必然走入禁区,触动“高压线”,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身败名裂、断送前程、祸及家人。因此,对照《廉政准则》,经常反省,扪心自问,算算廉政账,对我们工商干部都是一份清醒剂,它可以使人明辨利弊得失,坚定理想信念。算好政治账,不能自毁前程,损害工商部门形象。算好经济账,不能丢掉公职,生老病死难保障;算好名誉账,不能自毁声誉,颜面尽失;算好家庭账,不能妻儿受累、老人蒙羞;算好自由账,不能众叛亲离、遗憾终生。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利,真正做到清白白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切记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做事要做到问心无愧。

       二、淡泊明志,常怀平常之心

      《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约束的主要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规范的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党的纪律、各种法律、法规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在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员和特殊干部,作为党员干部更不能等同于一般干部群众,必须严格遵守,模范执行各项党纪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纳税群众,取信于上级组织。绚丽灿烂的人生虽然精彩,淡泊宁静的人生也是一种境界。如果能以一种日渐平和的心境笑看人生花开花落,相信那些生活在日子平淡年代里的人也是快乐幸福的。工商干部要正确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就必须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清醒认识到“做官一张纸,做人一辈子”,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是用来为群众服务这些基本道理,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服务经济发展上。每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常怀这种“平常心”,牢固树立掌权为民的思想,始终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自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认识和处理问题,才能自觉当好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三、抵制诱惑,常怀律己之心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严于律己是交友的原则,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作为工商部门领导干部,经常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不能头脑清醒,保持一颗“律己之心”,就会为物欲所惑,为名利所困。当各种诱惑欲望迷人眼,就要炼得一双火眼金睛,识破诱惑背后的陷阱。要明白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诱惑向权力献媚,目的就是想俘虏权力。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诱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势必走上以权谋私的邪路,最终误党、伤国、损民、害己。所以,作为工商部门领导干部,要经常用《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为自己的行为敲警钟。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要去。要像古人那样“一日三省吾身”,自重、自警、自励,正确对待个人利益,自觉防止私欲膨胀;要把纳税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纳税群众的冷暖疾苦,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做到“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为物欲所惑,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

       作为国家工商干部,我们一定要立足本职、不辱使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努力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真诚公平的对待管理对象,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强化奉献意识、增强宗旨意识,深怀爱岗敬业之心。不贪图便宜,不斤斤计较,多做事,做实事,做好事。认真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工作新模式和新方法,与时俱进,大胆开拓,不断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促进工商事业健康发展。万法唯心,平常心就是清净心,应把一切使心灵陈腐的危险抛开。

(编辑:康永强)


扫一扫,关注清廉张掖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