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粹 > 谈《准则》《条例》 > 正文

李勇:锤炼党性 勇于担当 敢于监督

2015-12-03 11:12: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李勇

锤炼党性  勇于担当  敢于监督

——学习《准则》《条例》的体会


张掖市粮食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勇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是加强党纪党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树起道德“灯塔”,划清纪律“底线”,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利器。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是各级党委(党组)、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共同责任,必须全党一起抓、全党一起执行。纪检检查干部担负着维护党纪党规重任,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要带头学习理解透、掌握使用好两项法规,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一、自觉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锤炼党性,锻炼本领

      《准则》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宣誓和行动的高标准,《条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纪检干部要打铁先要自身硬,深学一层、先行一步,学深悟透、学以致用,搞清弄通两项法规,模范遵守纪律、严格执行纪律。要把学习贯彻两部党内法规同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王岐山同志的指示和要求结合起来,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联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准则》和《条例》文字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成为纪检干部前方的“灯塔”,眼前的“镜子”,耳旁的“警钟”,行为的“红绿灯”,带头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做到要坚持从严执纪,敢于较真、敢于斗争、敢于担当,对违纪行为不放任、不迁就、不姑息,坚决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二、认真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强化监督,严格问责

       《准则》和《条例》是党内基础性法规,为纪检机关履行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制度保障。要深化“三转”,找准职能定位,以两部党内法规为重要依据,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加强纪律建设,使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要坚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综合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把纪律立起来、紧起来、严起来。要依纪依规开展纪律审查工作,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线索处置、立案调查和案件审理坚持用纪律对照,在调查报告和审理报告中体现对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行为,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等问题的监督执纪问责。

        三、深入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引导自律,强化他律

        追求高尚思想道德境界,要靠内心的向往,也要靠环境的引领;避免违纪违规,要靠自身克制,也要靠外部的约束。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要加强对学习、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是否认真学习、自觉遵守,是否有贯彻落实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是否按照两部党内法规的原则、标准和程序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是否体现了把纪律挺在前面的要求。对于随意变通、恶意规避、无视制度的现象,要批评教育、坚决纠正、督促整改、严肃问责,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通过监督检查问责,全体党员感觉到党中央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寸不让从严治党的决心,让违纪者知道触碰“红线”必受处理是新常态,是加强自律成为党员自觉选择,推动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编辑:康永强)


扫一扫,关注清廉张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