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肃南县 > 正文

还权于民——记肃南县康乐乡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经验做法

发布时间:2015-12-28 09:20:3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邓咏霞 分享

       近年来,肃南县康乐乡在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上,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方法,着力构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新载体,确保村级事务管理在阳光下运行,获众百姓点“赞”。

       清底数,还群众一个明白账。摸清底数是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是给百姓交清家底的前提。该乡党委、政府先后抽调乡纪委、财政所、经管站工作人员组成“三资”清理工作队,对各村“三资”一件一件清理,一份一份整理,并对清理情况进行明细核查登记造册,最后,由村“三委”班子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在村民大会上对“三资”清理情况进行公示,同时把群众对村“三资”管理方面反映的问题列出清单,由乡纪委负责逐一核查落实,还群众一个明白账。

       建制度,让群众参与进来。靠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规范会议制度。乡党委、政府抽调工作组,下村入户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健全完善了村“三委”班子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各项会议制度,明确各种会议的职能及要求,确保村级会议有序有效召开。规范议事制度。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四议两公开”等工作制度,要求“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会议记录必须有全部参会人员签字认可,“四议两公开”原始工作资料全部报乡经管站审查备案。规范公开制度。建立《康乐乡“三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及时限,每半年由乡纪委督促各村对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一次,公开时要求各村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在会议上对每一笔开支、每一个决策事项都向群众进行详细“交代”,对有疑问的支出和事项由村民代表现场提问,由经办人进行解释解答,做到让百姓放心、让干部敞亮。规范办事流程。通过认真梳理村民关注的经常性村级重要事务,制作《康乐乡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办事流程手册》,明确每个环节的相关要求,以流程图形式加以固定,村“两委”严格按照流程图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流程化管理执行情况,对违反流程化管理的,及时提醒并督促纠正。

       强监督,由群众评点好坏。以综合目标责任书考核、“双述双评”、村纪检委员考评为抓手,建立健全督查机制,为村级事务规范化运行保驾护航。年内重督查。建立村纪检委员工作职责、村纪检委员考评办法,明确职责、量化考评。村纪检委员对“三重一大”决策事务、“四议两公开”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对违反规定、制度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对问题严重的向乡纪委及时报告。乡纪委对村纪检委员的督查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对监督工作落实不力的村纪检委员进行约谈,对不能落实执纪监督职能的纪检委员进行改选,确保村纪检委员发挥作用。年终重考核。以年初签订的综合目标责任书为依据,由乡党委抽调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考核组,逐村逐项进行量化考核打分。在考核期间,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主要负责人进行“双述双评”,对村纪检委员进行量化打分和测评。将考核和评议结果作为评优竞先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开展较好的村集体在全乡范围内进行表彰奖励,切实提高村级“三委”班子工作积极性。

       重管理,让村民自治落到实处。通过建立“村规民约”、“三资”管理制度,逐步提高群众和村干部的规矩意识。以村规民约管人。各村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在群众全部认可签字的基础上建立了村规民约,在村委会醒目位置进行张贴,逐步提高村民的规矩意识。以严把关口管钱。全乡各村严格实行村财乡管制度,将村级财务通过委托关系统一起来,严格控制不良管理费用。各农牧村凡动用草原生态补奖集体资金、工程款支付5000元以上、办公经费支出1000元以上事项必须先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然后报乡党委会议审批,审批通过方可使用。村级所有财务开支必须由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审核签字,确保资金规范使用。以“红黑榜”促和谐。各村通过村“三委”班子会议提议、村民代表会议评议的方式建立“红黑榜”,将致富典型、孝老爱亲典型、家庭和睦典型等“正能量”列入“红榜”,将不孝敬老人、经常不出勤集体活动等“负能量”列入“黑榜”、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公示,实行动态管理,全乡呈现出和谐稳定、积极向善的发展景象。


(编辑:康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