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山丹县 > 正文

山丹县“五指用力”拧紧监督责任“总开关”

发布时间:2014-12-02 00:00:0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胡增华 分享

    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察局进一步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紧盯教育、防控、规范、监督、查处五个用力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教育,常打廉政“预防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干部学法、知法、懂法,提高党员干部遵章守纪的意识。开展了“一把手”亲友团电视访谈活动,组织安排5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其家属(父母、妻子、子女)面对电视进行了访谈;在县电视台、《西部山丹》、山丹政务网同步开设《廉政好声音》专栏,分期开展宣传,完成了24个单位的访谈工作。与市纪委同频共振,协同市县7家媒体开展了廉政好声音集中宣传月活动。召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全县150名乡镇和部门单位“一把手”到金昌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县纪委书记上廉政党课和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进一步筑牢了党政“一把手”的思想防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各乡镇、各部门单位提供了《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四风之害》《八项规定一年来》等警示教育影片,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学习观看,受到了较好的警示效果;完成了廉政微电影《局长的车》拍摄工作,由市纪委报省纪委参加评选。
   抓防控,查找腐败“病灶源”。县委、政府相继召开了“两个责任”推进会,签订了《山丹县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承诺书》和《山丹县党组织落实监督责任承诺书》,增强了各级领导落实“两个责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按照“突出重点、务实简便、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全县各单位公务接待和公车管理中推行“3+X+N”的项目管理模式开展“双线两化”工作,共清理和审核权力事项1903项,形成“权力清单”108个。
    抓规范,开准症结“处方单”。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廉政承诺、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对2012年以来我县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废止22件,修订完善1件,保留68件,解决了规范性文件中具体要求不适应、不衔接、不一致的问题,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修订完善了《山丹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山丹县党政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山丹县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落实力度,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访及外出考察,严禁以外出考察名义参加旅游活动。严格执行会议管理和精简规范文件简报的有关规定,从严执行办文办会的审批程序,会议和文件数量比上年度减少20%。
    抓监督,勤做警示“磁共震”。坚持从严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经常拽拽袖子、咬咬耳朵,防止小毛病酿成大祸端。向全县828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分发了《张掖市党员干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禁令”手册》,并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对《“禁令”手册》进行解读。从党员干部“不该做、不能做、不准做”的约束性规范方面明示了道德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紧盯元旦、春节、中秋等节日节点和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借机敛财等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存在公务接待费用过高、用公款购买烟酒、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的19个单位和擅自改装公务用车GPS装置的3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违反作风纪律的2个单位和24名干部职工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54名科级干部就办理婚丧事宜向县纪委作了报告和备案。向市纪委上报了4例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件,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暴光。
   抓查处,常举震慑“手术刀”。坚持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全年纪检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既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又要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合法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利的案件,形成和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止目前,全县共受理各类信访和投诉信件122件,办结118件,办结率96.7%。同时,强化信访预警监督,给2名党员干部下发了红色廉政招呼卡,对4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为群众反映失实的8名干部澄清了是非。目前,共立案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7件,结案17件,给予20名党员干部党纪政级处分,挽回经济损失32万元。案件查办数量同比上升63.6%。通过查办案件加强教育警示、强化监督制约,达到了查办一个案件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实现了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的综合效果。(胡增华) 

(编辑:郭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