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村社道路约8公里,修建U形渠13公里,架设路灯120多盏,新建文化广场1处.....这组数据所反应的也许不能称作是个“宏达的工程”,却是山丹县位奇镇群众所盼所望的“民心工程”,也是该镇施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民办实事的成果。
今年,该镇被山丹县纪委确定为“双线两化”工作试点,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便是该镇根据县纪委《关于在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中开展“双线并行两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借鉴项目化管理手段,实行项目建设权利线与廉政线的“双线并行”,权力事项廉政化与风险防控项目化的“两化”管理的模式,深入开展的一项重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即紧紧盯住项目建设中可能发生廉政问题的重点项目、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筑牢工程项目上的廉政“防火墙”,切实让项目服务、惠利于民。
走进如今的位奇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整洁宽阔的硬化村道,街道边一排排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拔地而起,文化广场上,农闲的人们三三两两歇脚在长廊里说着家常,享受着秋日的暖阳。谈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民黄聚良眯起眼,指着新架设的路灯说:“这个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以前这个路段路灯不好,走夜路不方便,所以我们集体建议申请了这个项目,财政补贴大头,村上再筹资筹劳分担小部分来完成。我还参加了路灯架设的劳动服务呢!这个政策好处就在于让村民参与了村子建设,办的是实际事儿!”
“那么权利线和廉政线在项目中如何体现?”面对记者的询问,位奇镇东湾村村委会主任吕栋兴向记者梳理起了工作流程:“通过全体村民的集体讨论,申请,再由镇上统一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村委会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协议,制定筹资筹劳方案,成立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和管理,就是说村干部负责项目的监控运行,项目的建设全过程是公开透明的,便于群众监督。”
该镇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石瑜也表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重在“议”上,村里公益事业建什么、怎么建、建好后怎样管,都由村民集体讨论说了算,所谓“事”既是村民群众急需解决,但又没有能力和条件解决的民生事项。而镇监察室则按照《项目书》已经明确的19个风险点,4个高级风险点,15个中级风险点,突出抓好项目的申报审批、村民筹资筹劳、招标投标,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设计变更、资金拨付、交工验收九个重点环节,做到全程留痕,全程监督,与村委会督查形成双层督查,确保了项目安全、质量过硬,资金规范,人员廉洁的目标。” 可见,任何一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完成,都是村民、镇、村干部联合实施完成,这既是一个基层组织和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良好工作平台,同时,阳光化的操作模式,也激发了村民建设公益事业的热情,树立了基层干部廉洁实干的新风。截至目前,全镇“一事一议”项目所涉及的8个村8项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验收核算。(见习记者 钱晓萍)
(编辑:郭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