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山丹县 > 正文

正风反腐在身边丨山丹:强化“一卡通”监督 护航 惠民惠农资金精准发放

发布时间:2025-01-13 09:36:19作者:山丹县纪委监委 分享

“您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是否按时发放到‘一卡通’里?”“乡里有没有对‘一卡通’使用情况进行回访……”连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入户核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确保“一卡通”发放管理规范,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落实。

2024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将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监督的重要内容,结合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政策落实、资金审批分配发放等环节,推动监督、监管、整治同向发力,确保管好用好、精准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

目前,县财政局梳理全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项目37项,通过“一卡通”系统平台已成功发放补贴资金20997.78万元,涉及补贴项目25个,惠及群众15.81万人次。

联动发力,释放监督效能

惠民惠农补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通过制发工作提示、定期开展会商等方式,压紧压实农业农村、财政、民政等10家惠民惠农行业领域成员单位主体责任,构建“县纪委监委+乡镇纪委+成员单位”三级监督责任体系,切实提升监督质效。

会同县财政局印发《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事项清单》,明确了23项重点内容,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成果共享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选派工作人员与县财政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采取定期进驻等方式,指导县财政局围绕惠民惠农补贴进一步细化监督重点、分析研判问题线索、完善证据收集,确保相关违纪违规问题及时移送处置。

“我们借助对驻在部门的行业特点、权力事项、业务流程熟悉的优势,在相关职能部门自查的基础上,采取实地查阅资料、查看“一卡通”管理系统,电话抽查等方式,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制定整改措施、强化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县纪委监委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

严查快处,形成有力震慑

“山丹县霍城镇王庄村原文书宁某虚报冒领村集体资金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县纪委监委通报6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持续释放重拳整治“微腐败”强烈信号,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

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纪巡联动”“1+3N”片区化协作联合办案优势,聚焦小麦种植补贴资金发放,对种粮补贴申报、审核、资金发放管理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查处了该县大马营镇楼庄村村干部陈某某等人利用职务便利,虚报粮食种植亩数套取种粮补贴的问题。在惠民惠农补贴管理问题整治中,全县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6件,处理处分8人。

坚持“查改治”一体,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健全信息共享和问题线索移送机制,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一卡通”问题线索,严查对补贴资金贪污侵占、截留挪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违纪违法问题,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及时公开通报曝光,对系统性、普遍性问题,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以过硬监督护航惠民惠农资金高效使用。

靶向施策,完善管理机制

县纪委监委督促财政、教育、人社等行业部门,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清理规范工作“回头看”,从推荐申报、公示公开、资金兑付等关键环节入手自查自纠,常态化抽查核实临时救助、优抚资金等补贴资金。对2024年纳入“一卡通”管理发放的补贴项目、享受范围、补贴标准全面梳理、动态更新,形成清单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针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不精准、“一卡通”遗失补办不及时以及“一人多卡”等问题,县纪委监委督促县财政局联合10家县直职能部门,推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全部通过社保卡发放,实现社会保障、待遇发放、医疗健康等多项功能一卡通用,促进跨领域、跨行业集成,方便群众使用,有效堵塞漏洞,确保资金准确、快速、安全到人到户。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更换纳入“一卡通”平台管理的社保卡12.5万张。

“面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量大面宽、监管难度大的实际,我们利用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现到人到户资金全程动态监管。”山丹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监督信息平台数据面向公众开放,群众可在平台查询补贴资金发放明细、了解惠民惠农政策、进行投诉举报,便于群众监督。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准确定位资金受益人,并关联查找发放经办人,快速准确发现问题线索,提升监管精准度和效率。

此外,县纪委监委运用“抓系统、系统抓”工作模式,督促各乡镇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并聚焦政策落实、责任落实进行监督,全县各纪检监察组织开展“一卡通”管理监督检查23次,发现问题11个,已全部整改到位。(供稿:张纯玮 张东)

(编辑:王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