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民乐县 > 正文

把基层监督做深做实

民乐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郑学勇

发布时间:2024-03-07 09:08:48作者:民乐县纪委监委 分享

加强基层监督既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维护群众利益的有力抓手。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全会对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加强基层监督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民乐县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系统观念,围绕“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统筹监督力量,突出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机制,推动基层监督走深走实。

持续发力整合监督力量。健全完善“县统筹抓镇促村”工作机制,坚持“室组镇”联动监督,深化“1名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1个联系纪检监察室+1个派驻纪检监察组+2个镇纪委”的片区协作机制,开展协同监督、交叉监督,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会战”。推动县级监督力量向基层延伸,建立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抓联系督导机制,综合运用走访调研、下沉接访、约谈提醒等方式,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发挥村级监督力量“贴身监督”优势和“前哨”作用,选优配强村纪检委员,有效整合“镇纪委(派出监察室)+村级廉政监督员(包村干部)+村党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的“113”基层监督力量,促进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探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指导员制度,推动县镇纪检监察干部下沉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指导,规范监督内容、流程、方式,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指路引航”。

精准发力突出监督重点。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监督检查,着力纠治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查骗取套取、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行为。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就业创业、生态环保、执法司法等重点领域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痛点难点堵点,牵头或配合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三治理三深化”专项行动,靶向纠治惠民利民政策落实中的“责、风、腐”问题,对行业领域存在的顽瘴痼疾进行重点攻坚。突出关键少数,围绕财务管理规范、资产资源收益、小微权力运行、干部作风转变等,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

多维发力丰富监督手段。紧盯农村集体资金使用、资产运营、资源发包等关键环节,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对集体经济体量大、工程项目建设多、廉政风险高以及信访量大的村开展提级监督,用“级差”打破“熟人壁垒”。全面推广运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和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持续深化智慧监督,让小微权力“网上晾晒”、群众监督“有形有效”、违规问题“无所遁形”,以数字赋能提升监督质效。延伸巡察触角,对村级党组织采取巡镇带村、直接巡村等方式,完善“码上巡”平台,精准发现问题;探索建立巡察整改“向群众汇报”工作方法,请群众参与、监督、评价巡察整改,让监督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全程发力提升治理效能。把监督融入基层治理,通过监督发现问题,进而倒逼整改、完善制度,堵塞基层管理漏洞、补齐基层治理短板,推动监督责任和主体责任同频共振,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扎牢制度“笼子”,在事务公开、流程监管方面加强制度设计,重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规范资金审批、管理、监督等工作流程。推动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完善公开公示制度、农村“三资”管理等工作机制,围绕“确权、限权、晒权”,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加强基层小微权力清单管理,健全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规范决策程序,明确运行流程;健全完善“一把手”末位表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形成权力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制约机制。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