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案运用片区联动协作机制,有效解决了办案人手不足,取证难的问题,快速查明了案件主要事实,最终形成完整闭环证据链条。”近日,民乐县监委委员、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杨学耀在案件移送审理后说道。
今年以来,民乐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的有关部署和省、市纪委监委工作要求,按照就近结合、优势互补、便于协调的原则,采取“1名委班子成员+1个纪检监察室+1个派驻纪检监察组+2个镇纪委”的“1+1+1+2”片区联动协作模式,将全县划分为5个协作片区,并由每个纪检监察室主任担任片区长,将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案件查办等全部打包入片,形成统一指挥协调、统一调配力量、统一把关业务的集成作战平台,从“单兵作战”到“攥指成拳”,最大程度凝聚工作合力,推动监督执纪执法一体联动、深度协同。
联动监督+联合办案,推动监督办案规范高效
“以前开展监督工作,我们常常遇到熟人,抹不开面子搞监督,片区联动协作机制,既破除了人情社会监督难题,又提升了自身监督执纪执法能力,起到了‘传帮带’作用。”在开展粮食安全监督检查时,永固镇纪委书记滕经国说道。
在联动监督工作中,由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统一制定监督工作方案、监督清单,建立总台账,统筹5个协作片区力量,采取片区交叉监督方式,集中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推动成员单位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有效破解了监督力量不足和熟人社会监督难题。今年以来,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围绕过渡期有效衔接、粮食安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整改等开展监督检查13轮次,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64个。
“前期由于当事人主动配合意识不强,办案人手不足,案件一直进展缓慢。自片区联动协作办案以来,仅用7天时间就办结了林草局金某某参与网络赌博一案,该案精准高效、快查快结,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片区联动协作机制带来的叠加效应。”县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王怀品说。
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发挥片区联动协作优势,做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把派驻机构和镇纪委工作力量整合起来,变“单兵作战”为“团队合作”“集中会战”,既解决了镇纪委监督乏力、不会办案的问题,又破解了县纪委监委机关力量不足的难题。今年4月初启动“室组镇”联动监督联合办案以来,各片区共交办问题线索70件,办结49件,其中立案34件,处分17人。
交叉审理+联系审核,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镇纪委力量薄弱、业务水平不高,尤其是在遇到复杂疑难案件时,存在拿不准、弄不懂等情况,自开展‘交叉审理+联系审核’工作机制以来,案件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民乐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在审核镇纪委移送的案卷材料时由衷地赞叹道。
针对镇纪委案件审理难度大、力量弱、质量不高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片区联动协作机制优势,对片区内的镇纪委自办案件进行横向交叉审理。交叉审理完成初审后,形成审理意见,并报送联系该镇纪委的纪检监察室进行纵向联系审核,联系室聚焦案件办理程序是否合法、证据是否完善、手续是否完备、定性量纪是否准确等方面,对案件进行二次审核,二次审核完成后按照“镇案县审”工作规定正式移交审理室进行审理,确保案件处理恰当。
通过交叉审理+联系审理的模式,既整合了资源、形成了合力,又实现了查审分离,有效提升了案件质效。上半年以来,累计审核镇纪委案件32件,无一例申诉案件。
帮带+联训,提升纪检干部能力素质
“作为一名刚进入纪检监察战线的‘新兵’,因经验欠缺、准备不足,谈话质量不高,笔录制作不缜密,在片长的帮带指导下,我对案件查办、笔录制作有了信心和底气。”新天镇纪委书记王裕盛感言。
针对派驻机构干部和镇纪检专干新手比较多,业务不娴熟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片区协作功能,在人员搭配上坚持新老结合、取长补短,建立片区例会交流等制度,片区骨干“点对点”培训、“人盯人”帮扶、“面对面”辅导,让片区内年轻干部一线参与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使其掌握问题线索处置、调查取证、制作谈话笔录、撰写报告等执纪审查调查的要领和技巧。
在强化监督办案的同时,集中开展联合培训。在落实传统讲授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大学习大提升”活动,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办案技巧传授+现场模拟演练”,把培训课堂变成“工作现场”,以实战练兵提升培训质效。把集中测试作为检验学习培训效果的常态化形式,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做到应考尽考,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今年以来,在片区联动协作管理架构下,该县共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12对,开展帮带联训16次,举办培训班2期,参加培训135人(次),开展集中测试2场次,纪检监察干部执纪执法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供稿:韩立鹏)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