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海是该县政府机一名普通的驾驶员,对于实行公务费用公开带来的成果,他感同身受。他告诉记者通过长时间的政务公开透明,三公费用用途明晰了,公车出行也规范了,公车私用现象杜绝了,他的工作负担也减轻了,能够去全心全意的做好工作。
从2013年开始,该县就逐步开展对各政府单位三公经费开支的公开,建立起一套完整、透明的财务公开制度。用制度整风气,以公开促监督,实行公务接待费用台帐和公务用车费用台帐在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两个层面的公开,开通干部职工有效举报反馈渠道,注意听取意见建议,在工作中,真真正正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根本任务出发,实行厉行节约、紧贴工作的财务管理方式。
2014年年初,在政府网站,上一年各乡镇和单位全年三公经费完全公示。三公经费的开支由单位内部的张贴公布到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使监督的目光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是压力,也是动力,当一切展现在阳光下时,政府单位部门更加注重三公经费的规范使用,从加强廉政教育、贪腐防控、权责划分等方面着手,各单位抓政策、办讲堂、整纪律、树风气,在廉政工作中全力以赴。通过不懈的努力,至今年10月,全县公务接待费用比去年同期下降71.8%,51个单位实现了零接待。
在高台县合黎镇六三村干净、整洁的村民文化广场边,上午10时左右,买菜、锻炼回来的村民时有经过,他们有人停留在位于广场一旁的公示栏前,仔细看起了本月的村委会财务公开表。这些报表每月都会准时贴在这里,从今年1月到现在,整整十个月,每月一份,都张贴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目前全县136个行政村也都相继完成了对村委会经费支出的反馈与公示。自从该县在各村建立以村民为主的民主理财制度以来,村委财政支出的公开就成为其中一项必须的程序。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让村民心里有了底,怨言少了,支持多了;让村干部心里有了秤,公平多了,徇私少了。2011年以来,在涉及全县4.2万户、金额1.8亿元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未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该县从基层到上级政府近年来在一直坚持把公费开支透明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坚持把账单拿出来晒,接受群众的监督,在追求廉洁勤政的道路上,不断改进创新,积极探索,让制度更加规范化,让工作更加实效化,让监督更加透明化。通过实践,基本达到了使社会、群众放心,让干部职工省心,让上级政府宽心的廉政工作目标。该县纪委干部王文海说,在这条道路上,要能拥有一颗坦坦荡荡的廉洁心,拿出一本明明白白的放心账,把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钱斌 付霞)
(编辑:郭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