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用科技手段查处群众身边腐败有“新招”
现代生活工作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纪检监察机关对电子数据采集分析已成为拓宽案源、发现线索和收集证据必不可少的手段。今年以来,高台县纪委聚焦主业主责,创新监督执纪方式,通过强化对涉农电子数据采集、运用科技手段分析电子数据入手,查找和发现案件线索,严查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止2016年4月,全县查处群众身边腐败案件15件,涉及村社干部19人,有效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维护了群众利益。
一是采集信息“打基础”。在对涉农资金执纪监督检查中,加强与财政、民政、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加强“电子数据”信息采集工作,把“电子数据”采集作为执纪监督的重要一环,不仅查看纸制的文件、单据凭证,而且把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草原奖补等惠农资金发放的“电子数据”采集作为重点,逐步建立起惠农资金发放“电子数据”信息库。至目前采集有关乡镇惠农资金发放、三资清理信息等共计20余项。
二是数据分析“查疑点”。加强对电子数据的查询、分析,通过筛选和整理等步骤,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和发现问题线索。如在开展惠农资金“一折通”调查中,将农户享受补贴面积与承包土地面积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查找异常数据,分析研判,找出疑点,精准定位被调查对象。
三是分散核查“找证据”。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锁定被调查对象,安排力量深入部门、单位和农户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今年2月,在对一乡镇提供的电子数据分析比对时,发现部分被调查对象的土地承包地面积与实际领取补贴的面积相差很大,通过深入调查,发现该调查对象存在将村集体农场、林场记入私人名下领取补贴的现象。
四是揭露问题“严追究”。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在惠农政策执行中弄虚作假,优亲厚友、骗取补贴、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等方问题一经查实,坚决予以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党政纪责任。今年我县查处的南华镇小海子村干部张某某在粮食直补资金发放过程中,审核把关不严,致使2014年小海子村虚报良种补贴面积1356亩,本人虚报面积188亩,冒领良种补贴资金1880元的问题,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