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讨 > 正文

在学思践悟中深化廉政宣传教育工作

2014-11-10 00:00:0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王吉龙

    加强宣传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营造反腐倡廉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迫切需要。当前,反腐倡廉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加强学习,深入思考,科学实践,自觉领悟,进一步提高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在学习中丰富内容,增强宣教工作创造性
    廉政宣传教育是一项常抓常新、因势而行的重要工作,不断丰富内容是对宣教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宣教工作取得突破和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抓住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这个重点,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纪委领导同志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进一步丰富廉政宣教内容,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廉政法规知识的学习,用最新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增强参与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切实抓好领导干部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组织宣讲队伍深入各级各部门开展廉政先进事迹报告,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身边的人弘扬正气、清廉从政。要充分利用电教资源加强廉政学习教育,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在思考中转变理念,增强宣教工作针对性
    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行为实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区分对象,因人施教,不能一刀切、一勺烩、一锅煮。要不断转变宣教工作理念,针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育,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在党员领导干部中,要重点围绕如何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普通党员干部,如何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双重”监督的教育,要根据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和从政行为特点,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权力观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责任、意识、权利”教育,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增强责任意识,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到思想上清净、政治上清明、经济上清白。在普通党员干部中,要重点围绕党员岗位进行教育,开展“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廉政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岗位廉政纪律教育、岗位廉政示范和警示教育、岗位廉政风险教育。把廉政法规知识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增强廉政意识,做出廉政承诺,制定廉政措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名利观和地位观,提高普通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使最基层的党员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廉政教育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自觉行动,没有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廉政宣教工作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推进社会大众的廉洁教育过程中,要探索在廉政教育基地、道德讲坛等平台开展“百姓廉政论坛”,讲廉政事、唱廉政歌、写廉政书、倡廉政风,对广大群众加强守法、道德、诚信、廉洁教育,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廉政宣传栏、廉政路牌、廉政卡片等有效形式,将廉政文化与大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受到教育,增强廉政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在实践中创新方式,增强宣教工作实效性
    增强反腐倡廉教育效果,既要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更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强化措施,致力于创建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营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断增强廉政教育实效性。一是要寓教于乐,抓准切入点,愉悦人心。要坚持和谐宽松的趣味式教育理念,通过举办干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覆盖面广的廉政知识竞赛、廉政作品征集、廉政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使枯燥的说教艺术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单调的形式多样化,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丰富有多彩的思想教育,增强廉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说事明理,找准共鸣点,震撼人心。要用基层单位勤廉兼优的典型事迹教育人、鞭策人、激励人,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引起干部群众思想的共鸣,引导大家自觉对照和仿效,防止和克服随大流的腐败“认同心理”、“趋众心理”与“攀比心理”。要通过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大会,深刻剖析反面典型案例、立镜为鉴,深入剖析案情发生的主客观原因,分析犯罪给社会、家庭及个人造成的危害,让党员干部受到活生生的法纪教育,洗涤灵魂,震撼心灵,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决不“闯红灯”、“踩红线”,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三是要宣教互动,找准着力点,激励人心。要树立宣教工作数字化理念,在继续用好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传统宣传载体的同时,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短信平台等新媒体优势,在宣传廉政法纪条规、推广典型经验的同时,强化互动交流功能,广泛吸纳干部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见建议,妥善处置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党员干部敢于发问、敢于提不同意见,形成人人积极参与宣传,自愿接受教育的局面。在宣传教育中要多一点换位思考,既要讲好反腐倡廉利国利民的大道理,也要关心人民群众冷暖,引导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积极解决受教育者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更好的激励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自觉抵制各种腐朽现象的侵袭,既干净又干事,做人民满意的公仆。
    四、在领悟中深化文化,增强宣教工作时代性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四风”要求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引导公众树立廉洁、诚信、勤俭、守法等思想观念,增强监督意识,在全社会倡导抵制歪风邪气和贪污腐败的氛围。加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进一步廓清廉政文化的内涵、目标任务和实现途径,为廉政文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遵循。廉政文化重在建设,应坚决摒弃形式主义,防止把廉政文化简单等同于廉政文艺或廉政景观,避免娱乐化庸俗化倾向。坚持廉洁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统一,与制度规范相结合,融入公民意识、城市精神、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培育过程,融入市民公约、乡村民约、学生守则之中,不断探索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家庭的新途径新方式。大力实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发挥好廉政文化艺术精品的熏陶作用。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廉政文化创建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与工作实际,深化廉政文化内涵,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有效激发党员干部的“兴奋点”,避免“雨过地皮湿”,提升廉政文化整体效能,营造反腐倡廉良好氛围,以实际成效赢得干部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作者:市纪委监察局宣教室主任  王吉龙)

(编辑:郭登通)


扫一扫,关注清廉张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