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文思廉 > 正文

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2012-08-29 00:00:00来源:不详


 

中共甘州区委书记    王立泰



    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防范腐败体系,既包含了从严治标、惩防并举的措施,又涵盖了注重预防、着力治本的内容,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既体现了党的意志,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法宝,是推进甘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保证。

    一、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着力加强廉政教育,做到预防在前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要准确把握教育、制度、监督三者之间的联系,牢牢抓住三者并重这个关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十六字战略方针,切实构建起廉政教育的“大宣教”格局,努力做到警钟常鸣,预防在前。

    教育是基础,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从意识上筑牢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做到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不想”腐败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领导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明确教育思路。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正确方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正面宣传为主,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政治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组织协调机制,完善宣传教育制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构筑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的大格局。其次要深化教育内容。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加强理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抓实作风教育,弘扬优良传统,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深入开展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第三要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影视、报刊、电教、戏剧、文学等载体的作用,以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在岗教育和专门培训相结合,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抓好经常性教育,建立领导干部任前党纪政纪知识考试制度。充分发挥正反典型在廉政教育中的示范和警示作用,坚持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干部,警示干部,抓好防范性教育,对提拔任职的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发现干部有不廉洁苗头时进行戒勉谈话,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进行警示谈话。

    二、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做到管理到位

    制度是保证,也是防止腐败的重要前提。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针对当前工作的实际和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机制。以严密的制度规定、严格的制度执行、严肃的制度追究,加强对领导干部日常行政行为的约束,保证公共权力的规范行使,解决“不能”腐败的问题。当前,制度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制度不完善不配套,与我们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甚至有些滞后,导致漏洞百出。另一方面,制度没有完全落实,也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导致形同虚设。因此,在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中,既要加强制度的立、改、废工作,推动制度与时俱进,也要注重制度的贯彻执行,通过强化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确保制度严格执行,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建设同样要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制度的活力。

    一要围绕体制创新建制度。重点针对权、钱、人等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部位,加强对权力的制约、资金的监管和干部任用的监督。一是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合理设置行政审批事项,严格限定行政审批领域,确保该管的一定管住,不该管的坚决放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管,规范财政运行,实行统一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福利待遇补贴标准,严防“小金库”等滋生的腐败。三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双推双考”、任前公示、试用期、任期制等制度,积极探索推行选任干部“不下不上”、任用干部能上能下、使用干部能进能出、用人失误谁用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等有效手段,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
革。

    二要围绕行政管理建制度。一是强化科学管理,科学界定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改进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二是强化效能管理。以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廉洁高效政府为目标,建立运转协调、优质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三是强化公开管理,全面推行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三要围绕市场机制建制度。一是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规范权力运行,继续深化建筑工程招投标改革,逐步将可以推向市场的的公共服务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标。二是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依法规范中介组织行为,凡是能够由中介组织承担的社会服务、管理、监督等事项,都交由中介组织去实施,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搞好对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三是积极探索用市场机制和货币化手段,解决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问题,严肃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电话费管理办法,推行“定额包干,节约分成”制度,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

    三、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不断创新监督机制,做到惩治有力

    监督是关键,也是发现和惩治腐败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身处各种利益关系的中心,身处各种人情世故的交汇处,身处各种贿赂犯罪的指向点,稍有放松、懈怠,就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不能理性面对各种利益诱惑,就很可能会在各种矛盾关系的碰撞中、在各类人情世故的纠缠中、在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弹的进攻中,丧失原则,滥用职权,直至走向犯罪。正反两方面的无数事例表明,监督到位,领导干部用权的理性就可以大大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也可以大大增强。自觉接受监督,这是领导干部政治上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领导干部光明磊落就不怕监督,领导干部想减少失误就欢迎监督,领导干部想提高决策水平就要求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监督,应把握规律,拓宽途径,实实在在的推进机制改革。通过监督,将领导干部的行为置于群众的眼皮低下,解决“不敢”腐败的问题。

    第一、突出监督重点。监督必须紧紧围绕权力运行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来进行,一是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通过廉政承诺、廉政述职、廉政考核等措施,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通过明察暗访、开展专项举报、进行民主测评等措施,发现、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廉洁问题。二是加强对实权部门的监督,对那些直接掌握执法权、审批权、行政裁量权的部门和岗位进行重点监督。三是加强对决策、执行等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的监督,实行监督主体参与重大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跟踪监督、重大建设项目听证论证制度等,切实规范权力运行。

    第二、转变监督方式。一是由滞后监督向超前监督转变,根据领导干部的职位、职权,超前制定一些有效的制度规定,使制度走在防范前,监督走在事发前。二是由柔性监督向刚性监督转变,采取经济责任审计、重大事项报告、专项调查、廉政测评、廉政考核、廉政档案、引咎辞职和责任辞职等多种措施,加大监督的强制性。三是由明查式监督向暗访式监督转变,扩大暗访式监督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频率。

    第三、拓宽监督渠道。一是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实行人大代表质询制度和评议部门制度,聘请政协委员和民主人士担任党风、政风监督员,参与反腐倡廉的监督检查工作。二是完善社会监督的参与、保障机制,扩大人民群众在公共事务实施中的参与程度,保证人民群众在广泛的政治参与中实施对权力运行的监督,重视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民主评议、干部测评等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三是强化舆论监督,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监督积极性和舆论准确性,发挥新闻媒体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前导性作用。
    四、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发展大局,做到中心明确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生的新变化,把惩治和预防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寓于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与我们实施“三大战略”、加快五区进程、构建“五大经济板块”相适应,为发展第一要务服务,实现反腐倡廉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从而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达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目的,实现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党员、每个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由各级党委对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坚持政府亲自抓,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坚持纪委组织协调,分解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发挥各自优势;坚持各方积极参与,各部门、各单位针对自身工作,探索惩治和预防腐败具体措施;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对建立健全体系过程的监督和评议作用。

    积极构筑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我们必须切实抓紧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抓紧抓实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弃谋私之念,去非分之想,培养良好的政治品格、从政道德和廉洁意识,在思想道德上树牢勤政为民的观念、拒腐防变的防线,在全社会做出表率,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
  


(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清廉张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