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站位高远、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本人围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这一重要要求,结合实际,谈一点认识与思考。
一、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把牢政治监督本质要求
(一)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政治监督的丰富内涵,提高政治站位,坚守政治定位,找准政治方位,以有力监督保障有效落实。党中央关于政治监督的本质要求非常明确,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是“两个维护”,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监督内容是政治站位、政治立场、政治能力、政治担当,基本依据是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党的团结统一。
(二)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最根本的是聚焦“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紧扣服务保障中心大局,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指向哪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具体工作中,就要进一步明确政治监督原则,突出政治监督重点,细化政治监督内容,创新政治监督方式,打造政治监督闭环,推动政治监督真正走深走实。
(三)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精准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从政治上看问题、发现问题,纠正政治上的偏差。通过发现问题、纠正政治偏差,进而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真正见行见效。具体工作中,就要以政治监督为统领,推动形成各类监督统筹衔接、贯通协调、同向发力、一体发力的大监督格局,以全面覆盖、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把政治问题找准找实,进而纠偏正向。
(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精准化,基本方法是建立落实政治监督年度清单制度。要结合实际,建立落实政治监督年度清单,明晰监督重点、责任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时限要求等,一抓到底、抓实见效。作为派驻机构,我认为还要区分不同系统、不同行业特点,建立政治监督个性化清单,精准选取具体抓手,以“小切口”做实大监督,清单式管理,对账式销号,盯责任、保落实,盯问题、纠偏差,盯短板、促整改,推动“两个维护”真正落地落实。
(五)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精准化,重在做深、做细、做实,切忌虚化、泛化、简单化。我认为,具体化就是细化实化政治监督的具体内容、方式,增强操作性;精准化就是着眼提升政治监督质效,聚焦监督重点和核心,抓住要害和关键,突出闭环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增强针对性;常态化就是推动政治监督经常性开展,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增强规范性。
二、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增强操作性
(一)围绕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开展监督。坚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什么、指示批示什么,就监督检查什么,着力纠正学习不及时、贯彻不认真、表态调门高、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推动政治要件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上下一致、团结统一。
(二)围绕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开展监督。坚持党中央正在关心什么、正在强调什么,就要监督什么。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举措,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推动各项战略部署落地落实。比如,可以围绕“三新一高”、构筑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任务,主动监督、靠前监督,盯责任促落实,盯问题纠偏差,盯隐患防风险,盯短板抓整改,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作为派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我们还要紧扣服务保障中心大局加强监督,为“一核三带”“四强行动”“一屏四城五区”“一区一地”“六大行动”等“省之大计”“市之要事”落地落实保驾护航,真正将政治监督做细做实。
(三)围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开展监督。抓实抓细“五张责任清单”,重点查找管党治党薄弱环节,及时向党组(党委)提出工作建议,推动党组(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细落实。
(四)围绕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法依规履职用权、廉洁自律等情况开展监督。紧盯行使公权力的人和制度执行、权力运行等环节,推动形成科学明责、有效压责、严肃问责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方式方法上,可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做好问题反馈、精准问责、督促整改,推动解决好系统性、普遍性突出问题。
三、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增强针对性
(一)紧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展精准监督。推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的问题,坚决清除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两面人”,注重精准规范问责,以刚性执纪维护监督权威性、有效性。作为派驻机构,我们要将政治监督融入被监督单位日常管理全过程、权力运行全流程,善于透过业务看政治。
(二)紧盯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开展精准监督。着力查找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存在的政治偏差,严肃整治不敬畏、不在乎、只表态、不落实,或者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及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形成盯紧少数、带动多数、管住全部的“连锁效应”。
(三)紧盯重点问题开展精准监督。针对党委重视的大事、群众反映强烈的难事、问题高发频发的领域,选准靶位,瞄准靶心,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跟进监督、跟踪监督、嵌入监督,让政治监督更加精准聚焦、更加精准有力。
四、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增强规范性
(一)加强协调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健全“室组地巡”联动协作机制,将政治监督贯穿于“四项监督”之中,加强“四项监督”统筹衔接、贯通协同,实现信息互通、力量互融、措施互助、成果互享。
(二)加强分析研判,净化政治生态。推动党组(党委)定期开展政治生态自评,找准问题,深挖根源,有针对性地集中整治,适时研判、评价、修复、净化,推动政治生态不断向善向好。
(三)以案促改促治,做好“后半篇文章”。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提出高质量纪检监察建议,推动补短板、强弱项、优治理,健全长效常态机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作者系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组长 代有明)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