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以作风建设促风清气正

发布时间:2022-08-31 08:47:20来源:张掖纪检监察网 分享

今年2月,张掖市纪委监委在总结去年开展“学党史、铸忠魂、转作风、塑形象”提升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启动“作风建设年暨党建提升年”活动。

活动伊始,市纪委监委就对标对表省纪委监委“作风建设年”活动部署要求,开宗明义提出以促进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贯通融合、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难点问题,锻造新时代纪检监察铁军。

部署就是发令枪响。活动开展以来,委机关纪检监察干部从把脉作风顽疾破题,围绕遵守政治规矩、推动工作落实、发扬斗争精神、依法规范用权、提升能力素质、强化纪律作风等6个方面,通过“三谈二访”(与分管领导谈、与部室办组负责人谈、与室内同志谈,访其他部室办组意见、访被监督对象意见)、征求意见等方式,查摆思想、作风、纪律、行为等方面的作风问题452条,并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至目前,已完成整改316条,整改率70%。

在坚持查和改两手齐抓,治和建一体推进的同时,着力从制度机制层面上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表面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一起解决。委机关先后制定干部日常管理办法、干部监督工作办法、干部日常行为规范、干部日常监督评价工作办法、打听过问干预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和请托违规办事情况报备及责任追究办法等内控机制,出台《专项监督检查成果运用办法》《实名检举控告核实告知反馈工作办法》《处置诬告陷害行为实施办法》《派驻机构“1+5+1”运行管理制度机制》等制度办法,以制度规范行为。同时,探索建立网格化动态监督机制,在各部室和派驻(出)机构确定1名专责监督员,对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作风、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监督,着力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10件,处理6人,对11人面对面指出问题、提出要求。

如今,心齐干劲足已成为委机关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共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已然形成。

自身过硬,方能守土尽责。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动真碰硬不手软,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职级不高但影响较大,金额不多但性质恶劣,事情不大但反映强烈”的案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民乐县南丰镇渠湾村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秘书长刘某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扶贫互助资金用于从事个人经营活动,在党员和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临泽县平川镇三一村十一社原社长张某某在核算收缴水费工作中,违规向其他农户转嫁本人应承担的水费3762.62元,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交警大队原副主任科员贾某某等人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过程中未按有关规定出警,致使交通肇事者被他人违法顶替和包庇,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些案件的查处,既让党员干部以案为鉴、强化作风,更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狠抓作风建设,离不开抓早抓小,让具有倾向性的不正之风苗头得到及时遏制。对此,张掖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当前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频发、多发和个别部认为“有点小问题不算什么”的侥幸心理,持续开展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对新任领导干部及时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做到告诫在先;对有反映但事情不大的及时进行个别提醒谈话,做到提醒在先;对经初核有轻微违纪行为的,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做到批评在先。1至7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 四种形态”处理951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593人次,占62.4%。

在加强教育预防的同时,张掖市及时建章立制,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出台《张掖市严禁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吃喝的若干规定》,督促各县区、市直部门单位分条块建立健全严肃财经纪律、公务(商务)接待、出国(境)管理等20多项制度。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五个一”行动,剑指违规审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开展“三公”经费管理使用、制止餐饮浪费、大操大办“升学宴”“谢师宴”、“酒杯中的奢靡之风”等专项监督检查,对激发党员干部担当尽责、优化张掖发展环境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性,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查改结合、治建并举,不断规范工作程序,着力形成长效治理格局,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供稿:郝志国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