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天天读】2月27日
重要论述
1938年2月27日—3月1日
中共中央接受长江局的建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即三月会议),主要讨论抗战形势、国共两党关系和党的任务及军事问题。
毛泽东发言着重讲了军事问题。他认为要充分认识战争的长期性,指出:国民党的腐败与共产党力量的不足,英、美等国帮助日本多于帮助中国,苏联对中国也不能有更大的帮助,这些情况造成了中国抗战的长期性,即持久战。中国抗战应有战略退却,前一段没有大踏步的进退,只是硬拼,这是错误的。应该知道保存实力到最后便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他进一步阐述关于迅速展开兵力、建立多处能独立作战的根据地的基本设想,指出:日军的继续进攻,将使中国被割断为许多块,因此在原则上应分割指挥,以便于发展。将来战争的具体形势,是内线外线作战互相交错,日军包围我们,我们在战役上也包围日军。为此,要在将来战争发展过程中创造许多抗日区域,如陕甘、绥远、山西、山东、鄂豫皖、湘鄂赣、皖南等,形成敌我之间的包围和反包围。至于创造新军队,主要方向是从游击队创造出大兵团,晋察冀军区便是好例。他还指出:中国抗战要争取外援,但主要是靠自己,要自力更生。毛泽东在发言中还强调要大大发展中共党员,只有大党才能选拔大批的干部,建议中央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决议。根据这一建议,中共中央于三月十五日作出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
张闻天发言指出:历史决定了国共两党需要合作,但是合作中是存在着两党争取领导权的问题。中国资产阶级是有经验的。他们目前需要两党合作,但又怕我们发展;要利用共产党与人民的力量,但又害怕共产党与民众的力量。目前阶级斗争的形式更复杂了。发展统一战线只与国民党谈判是不够的,必须用强大的民众力量来推动统一战线的发展。张闻天还表示同意毛泽东的意见,要大力发展党的力量,大力开展民众运动,创造各个地区的根据地。
周恩来发言指出:现在统一战线运动扩大,但党组织的发展赶不上形势的发展,建议中共中央加强对中国南部的领导。
任弼时发言指出:我们要估计到西北与广东的交通被日军打断时,有可能使部分人发生更大的动摇。国民党想主要靠外力援助。我们必须告诉国民党,战胜敌人主要靠自力更生。我们与国民党关系,要加强下层的两党合作。
这次会议决定派任弼时立即去莫斯科,向共产国际说明中国抗战情况和国共两党关系等问题。
1948年2月27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工商业政策的指示。指示指出: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不是自觉地,就是盲目地实行某种政策。并强调:全党同志须知,现在敌人已经彻底孤立了,但是敌人的孤立并不就等于我们的胜利。我们如果在政策上犯了错误,还是不能取得胜利。具体说来,在战争、整党、土地改革、工商业和镇压反革命五个政策问题中,任何一个问题犯了原则的错误,不加改正,我们就会失败。这个指示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党史回眸
1933年
2月27日—3月22日 根据国民党军调集五十万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方针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四次“围剿”的情况,周恩来、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先后在黄陂、草台冈、东陂等地区重创国民党“围剿”军,取得了粉碎第四次“围剿”的重大胜利。这是周恩来、朱德灵活运用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的经验,采用大兵团伏击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结果。此后,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连成一片,红一方面军由第四次反“围剿”前的七万多人迅速扩大到十万人。
1947年
2月27日、28日 国民党政府先后通知中国共产党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担任谈判联络工作的代表全部撤回,宣告国共谈判的完全破裂。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蒋管区的工作方针和斗争策略的指示》,指示国统区党组织“应扩大宣传,避免碰硬,争取中间分子,利用合法形式,力求从为生存而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反卖国、反内乱、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
1957年
2月27日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后改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提出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001年
2月27日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海南博鳌举行。2002年4月12日至13日,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举行。
2014年
2月27日 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指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强调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同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通过《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历史瞬间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后改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党史百年·天天读】2月28日
重要论述
1939年2月28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目前形势问题。毛泽东作报告指出:(一)在和战问题上,目前战是主要的,因为日本进攻中国是坚决的。日本提出的建立“东亚新秩序”,是一个大帝国主义的幻想。最近江浙资产阶级主和,国民党也有一些人赞成“东亚新秩序”。在和战问题上存在着两面性,但战是主要的。我们所了解的战争的长期性,包含了不战不和的情况。(二)在军事问题上,日本对中国一方面是政治诱降,一方面是军事进攻,用军事行动来达到政治目的。最近日本扫荡华北,是为肃清共产党的力量,作进攻西北的准备。(三)在政治问题——统一战线方面,中国在战争条件下是一定要进步的。国民党的妥协倾向与磨擦倾向是错综曲折的,不是直线的。国民党中主张联共同时又防共的占多数,我们要增加左翼,争取中间派。要阻止妥协、磨擦危险倾向的发展,我们的主要方针是争取国民党的大多数,争取中央军,发展八路军、游击队,要我们有力量造成抗战的局面,逼迫蒋介石不得不继续抗战。(四)结论:还是六中全会后的方针,援助蒋介石团结全民族,同时发展自己的力量,防止他们的动摇。只有斗争才能达到抗战到底的目的,妥协反共危险是可能克服与阻止的。我们的口号是打到鸭绿江,收复一切失地。执行巩固华北的方针,现在敌人要巩固华北,我们也要巩固华北,这是一个大的斗争。目前中心任务仍要宣传六中全会,对内加紧教育。
1951年2月28日
刘少奇在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会议上发表讲话,阐述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人民政权的民主化建设等问题。讲话指出:人民代表会议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是人民民主政权最好的基本的组织形式。目前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已在代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不久的将来,就要直接地过渡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经济建设现已成为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中心任务。但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必须有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来领导和保障。没有我们国家的民主化,没有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发展,就不能保障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工业化。反过来,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工业化,又要大大地加强和巩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基础。因此,我们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化与工业化!民主化与工业化是不能分离的。这篇讲话收入《刘少奇选集》下卷。
1992年2月28日
中共中央将邓小平一月十八日至二月二十一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期间的谈话要点作为中央一九九二年第二号文件下发,要求尽快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谈话要点包括六个部分。其中,在第三部分中指出: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在第六部分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个谈话要点已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题为《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2015年2月28日
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他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都要为全社会做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引导和推动全体人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
党史回眸
1973年
2月28日 经周恩来批准,全国政协在北京举行纪念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的活动。这是全国政协机关自1966年8月30日停止办公以来,第一次公开召集并予以公开报道的会议,标志着全国政协开始恢复活动。
1990年
2月28日-3月6日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动员全党和社会力量竭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4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政法工作的通知》,并宣布,中央决定恢复中央政法委员会,各地党委政法领导机构的名称统一为政法委员会。
1994年
2月28日-3月3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力争在20世纪末最后的7年内基本解决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9年
2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历史瞬间
1948年2月28日至3月3日,西北野战军发起宜川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9万余人,取得了转入外线作战后的第一个大胜利。图为部队攻占瓦子街。
【党史百年·天天读】3月1日
重要论述
1937年3月1日
毛泽东会见美国作家、记者史沫特莱。谈到中国共产党执行的统一战线政策问题指出:我们的统一战线是抗日的,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而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但是,我们要求英、美、法、苏等国同情中国的抗日运动,至少不反对。我们的统一战线是民族的,这就是说包括全民族一切党派及一切阶级,只除开汉奸在外。有人说共产党倡导人民阵线,这是不对的。共产党倡导的是民族阵线,这种民族阵线比起法国或西班牙的人民阵线来,范围广大得多。谈到是否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民族阵线,放弃阶级斗争,而变成了民族主义者的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的各种具体政策,其目的完全在为着要真正抵抗日本保卫中国,因此必须实行国内和平,取消两个政权的对立状态,否则对日抗战是不可能的。这叫做将部分利益服从于全体利益,将阶级利益服从于民族利益。共产党人决不将自己观点束缚于一阶级与一时的利益上面,而是十分热忱地关心全国全民族的利害,并且关心其永久的利害。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我们主张从两方面努力,适当地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现在提出的这些政策,没有问题的是带着爱国主义性质的。有人说:共产党是国际主义者,他们是不顾民族利益的,他们不要保卫祖国,这是极糊涂的话。中国共产党人是国际主义者,他们主张世界大同运动;但同时又是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者,为了保卫祖国,愿意抵抗日本到最后一滴血。谈到外面传说中国共产党现在的政策是向国民党屈服、投降和悔过的问题指出:我知道外面正有人这样说。可是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却不愿意这样说。共产党的这种步骤,是对国民党一个大的让步,但这种让步是建立在一个更大更重要的原则上面,这就是抗日救亡的必要性与紧急性。这叫做双方让步,互相团结,一致抗日。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诚然至今还不满人意,但是业已开始了他的转变,三中全会的决议,可以看作这种开始转变的证据。
这篇谈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1948年3月1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指示,提出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必须采取团结和保护的政策。指示指出:中国现阶段革命的目的,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是人民大众的一部分。他们在经济上具有重要性,又因为他们可以参加反对美蒋,或者采取中立的态度,因之我们便有可能和必要去团结他们。对这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必须慎重地加以处理,必须在原则上采取一律保护的政策。否则,我们便要在政治上犯错误。对那些过去和我们合作过、现在也还同我们合作、赞成反美蒋和土地改革的开明绅士,仍应采取团结的政策。他们也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一分子。这个指示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82年3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转下发的《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纪要》指出:党的对外实行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国际形势所采取的坚定不移的政策。我们既要敢于利用目前国际的有利条件,坚持这个完全正确的政策,又要正视在实行这个政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同资本主义思想腐蚀进行斗争。我们决不能因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忽视、放松和不敢进行反腐蚀的斗争;也不能因为必须进行这场斗争,就对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发生动摇。还必须明确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是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基础上的特殊,是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前提下的灵活,政治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纪要》收入《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1984年3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指出:发展多种经营,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的战略方针。只有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妥善安排不断出现的多余劳力,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时间,逐步改变八亿人搞饭吃的局面,使农村商品生产得到充分的发展,农村才能富裕起来,也才能逐步积累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乡镇企业〔即社(乡)队(村)举办的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是多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国家财政收入新的重要来源。乡镇企业发展,必将促进集镇的发展,加快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避免农民涌进城市。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
这个《通知》收入《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2013年3月1日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他指出,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他强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如饥似渴地学习,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2018年3月1日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同志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
党史回眸
1925年
3月1日 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发起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4月16日,大会闭幕。大会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对国民会议运动的方针和组织大纲等作出了决议。
1949年
3月1日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在北平宣布成立。全国学联采取团体会员制。
1953年
3月1日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为21.4万余个,登记选民总数为3.23亿多人,全国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万余名,并逐级召开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226名。
1957年
3月1日 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成立。
1963年
3月1日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厉行增产节约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县以上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这个运动。从此,“五反”运动在全国部分城市逐步展开。
1979年
3月1日 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议,国务院决定从三月份起,提高粮、油、猪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这个措施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交售农副产品的积极性。
1984年
3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并发出通知,同意报告提出的将社队企业名称改为乡镇企业的建议,并提出了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以促进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1997年
3月1日-14日 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李鹏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国有企业改革是199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突出任务。会议还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等重要法律文件。
2019年
3月1日 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讲话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
历史瞬间
1963年3月1日,朱德关于向雷锋学习的题词。
1988年3月1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赞比亚总统肯尼斯·戴维·卡翁达。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