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转眼间,我通过遴选方式从乡镇调入县纪委监委工作已近六年时间。六年里,我与纪检监察新闻宣传结缘,采编信息为激浊扬清书写,聚焦镜头为传播真善美献力,警示讲解为正风反腐发声……这些“宝贵财富”,让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也让我对今后的道路有了更多的思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征程万里新挑战,重任千钧再奋蹄。2019年7月,我怀揣着新的理想与希望,来到了县纪委监委办公室,肩负起纪检监察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使命,在纪检监察宣传这条新长征路上奋楫笃行、砥砺深耕。
忠肝赤胆刚正不阿,清正廉洁铁面无私,是正义的捍卫者,是反腐的执行人。这是我对纪检人的深刻印象,也是对做好一个纪检人的定义。而作为纪检监察宣传战线上的战士,我的信念又是什么呢?是坚定信心,是忠诚履职,是用笔书写正风肃纪,是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状态当好反腐战场的忠诚卫士。
六年里,我一直都在拍片、采访、写稿、做宣传,都在致力扩大我们纪检监察人的“朋友圈”,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者的“声音分贝”。监督执纪是我们的战场,相机就是我的武器,我用镜头和笔头传递廉洁力量,用影像和文字记录工作温度,使纪检监察工作中的时间片段变成有温度、有力量的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入职以来,有这么一句话一直鞭策着我、鼓励着我:要让岗位上的每一次经历都成为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要使经手的每一项工作都打下工匠精神的烙印。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强、纪律性强的工作,纪检监察宣传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耳目喉舌,它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三不腐”一体推进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宣传干部必须做到懂纪法、熟业务,用专业的知识理解分析纪检监察工作,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把纪检监察故事讲好讲透,这样才能让纪检监察新闻报道有思想、有温度、有价值。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我清楚地记得,为了采写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和村务监督方面的稿件,我深入基层,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生活中的难点疑点痛点,把这些呼声作为纪检监察宣传的第一手素材。在撰写的过程中,我潜心思索:搭框架、定标题、思内容、悟思想,注重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支撑,用案例佐证,力求让文章既客观公正,又生动鲜活。
“彩霞,你快看,你写的那篇稿子已经在网站发表了!” 投稿两天之后,同事欣喜地告诉我。我立刻打开网站,看到自己的署名,一股说不出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这不仅宣传了我们的工作做法,记录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纪检监察干部在护航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作为和真实风采。
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为了写活警示教育稿件,我参与旁听庭审,近距离,全方位了解全县首例同级党委管理干部留置案查处全过程,随工作人员到达处分决定宣布现场、回访教育现场……我在各类专项整治的现场、我在查办案件的现场、我在信访接待的现场,“我在现场”“我在路上”成了我从事纪检监察宣传工作以来的常态,每一次都让我深刻体会到,纪检监察新闻报道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堆砌,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故事讲述。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情去书写,才能真正触动人的心灵,引发人的共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如今,我在宣传工作中越干越有底气,渐渐明白宣传工作虽然不在战斗监督执纪“第一线”,但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典型案例传递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我们的肩上担负着释放正风反腐正能量,强化不想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的重要使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要紧跟最新时政,认真学习党纪党规和业务知识,有时间多浏览中央和省、市纪委监委网站和报纸、杂志等,多看、多记、多学、多沟通。”“宣传工作要紧跟当前形势,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来开展,及时总结、提炼、报道。稿件要写得有特色、有亮点,题目要醒目、内容要新颖。”领导们的话让我记忆犹新。于是,盯网站、看报纸、搜素材,不断研习优秀文章,揣摩作者的谋篇布局成为我每天工作的常态。在思路不明晰时,虚心向身边 的领导同事请教。渐渐地,我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学会了用文字把工作动态、工作成效、经验做法记录下来,学会了用照相机留存纪检监察干部的风采,也学到了纪检监察干部身上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工作实践让我体会到:没有汗水的浇铸,开不出艳丽的花朵;不经炉火的淬烤,炼不成坚韧的好钢。
2022年2月21日,当看到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被省纪委监委网站采用的时候,那种雀跃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觉到所有的艰辛、所有的压力在那一刻都是值得的,也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篇看似简单的稿件背后往往饱含着作者的深刻用意和点滴心血,选题、立意、搭建框架、遣词造句都大有讲究,成稿后依然要反复推敲检查确保准确无误,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主旋律作品,做好纪检监察宣传工作的决心,以枝叶关情的“责任心”全面了解人民需要什么、向往什么、期盼什么,真正做到群众所呼皆有所应。随后,总结提炼的基层治理、警示教育、廉洁文化建设等经验做法相继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日报甘头条等主流媒体采用推介,丰硕的成果也让我的信心更满、劲头更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六年里,我一直迎接各种挑战,不断练就勤快的“脚力”、敏锐的“眼力”、灵活的“脑力”、扎实的“笔力”,以一颗廉洁正义的心去寻找受众的廉洁共鸣点,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社会氛围。
我深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宣传战士,要学的还很多。当今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千篇一律、千孔一面、生搬硬套的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为此产生了严重的本领恐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我从点滴抓起,从微信公众号编辑、摄影摄像到小视频制作,点滴积累,不断增强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不断拓展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练强练精新闻宣传的十八般武艺。这一系列挑战激励着我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前行,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我也注重从每一次的宣传报道中汲取经验和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篇信息是否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写?这样的题材是不是有些老旧了?作为选编入警示录的案例,怎样评述才更能引起震慑?“纪检人·镜头”的照片专题,图说能否引起共鸣?内宣需求的报送紧扣主题了吗?这份材料的个别词句是否还应再斟酌……我想起了工作中一次次的思想斗争和脑力碰撞。
信念不变、初心不移。六年里,我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挑战自我……至目前,我在各级媒体已投稿260余篇(次),在纪检监察新闻媒体刊发130余篇(次),指导修改稿件累计1500余篇,先后多次被评为年度优秀新闻通讯员。种种的积累和沉淀让我收获讲好正风反腐山丹故事的宝贵经验。
2022年11月,我参与了“清风山丹”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的设计及素材内容搜集,对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都精心选取,也有幸成为了基地的一名讲解员,在组织、讲解过程中,我针对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教育效果和反响持续向好。我深知,作为讲解员,我肩负的不仅是传递信息的任务,更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的使命。这份责任感,让我在每一次准备讲解内容时都格外用心,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讲得透彻、生动。比如,针对“一把手”,重点讲解“一把手”擅权妄为、以权谋私等方面典型案例;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重点讲解利益输送、设租寻租、“靠山吃山”、套取挪用等方面典型案例;针对年轻干部,重点讲解年轻干部为追求奢靡生活、盲目消费、追求低级趣味、挪用贪污公款等方面典型案例。自基地运行以来,已接待125余家单位,讲解112场次,26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教育。
人这一生总要有所热爱、有所坚持,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一直深信,小小的文字是具有生命力和灵动性的,它被笔者赋予了深沉的情感和持久的力量,铿锵有力的文字能够传播正能量,给人以前进的勇气和信念,让我们在风雨中笑对人生,在困境中涅槃重生。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回望过去的日子,我经过一次次的磨砺逐渐成长起来,从当初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泰然自若,原本踌躇的脚步越走越坚定。我用笔头、用镜头、用声音记录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也见证了纪检监察事业的蓬勃发展。能以笔为戎、以墨为锋、以字为刃、以镜为戈,成为正风肃纪反腐的宣讲员、清正廉洁理念的传播者、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强战士,我深感骄傲和自豪。我深知,这份热爱和坚持将伴随我走过更长的路程,让我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笔触,书写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价值的纪检监察新闻报道,将所学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践行传递党风廉政建设“好声音”“正能量”的光荣使命!(山丹县纪委监委干部 孙彩霞)
(编辑:王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