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廉政清风沁人心
——肃南县“五廉”推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
打开电视,廉政微电影、公益广告、警示教育片出现眼前;轻点鼠标,廉政信息扑面而来;翻开手机,廉政微信、短信映入眼帘;走进社区,廉政横幅、廉政橱窗引得行人驻足观看……近年来,肃南县以打造“廉洁新牧区”为目标,在创新上做文章,在质量上下功夫,在突破上求发展,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不断培植具有民族特色的廉政文化,唱响了反腐倡廉主旋律,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传廉
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法纪法规教育、正面示范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激励教育和诫勉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廉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采取集中学习、观看影视电教片、党校培训、巡回宣讲和“一把手”上廉政党课等方式,组织安排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认清反腐倡廉新形势新要求,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在全县举办的党组织负责人、乡镇干部、村干部、新录用公务员、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各类主题班次培训班上开设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培训1200人次;召开由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共600多人参加的《准则》《条例》辅导报告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教育,对268名调整交流和新提拔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和任前廉政知识考试。
制度督廉
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推进机制、考评激励机制、示范引导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督促其筑牢廉政思想防线。制定实施了《肃南县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肃南县关于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肃南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肃南县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办法》、《肃南县纪检监察机关“一案双查”工作暂行办法》、《肃南县纪检监察机关约谈领导干部办法》等制度,以刚性约束助推党风廉政建设有序、有效开展。
活动兴廉
该县立足牧区实际,着力推进内容形式创新求变,在农牧村开展廉政歌舞进帐篷活动;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农牧村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廉政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知识测试;开展了“勤政为民弘正气?扬清激浊倡廉风”征文活动,筛选优秀稿件结集出版《牧笛》廉政专刊;开展党风廉政巡回宣讲、廉政知识竞赛、廉政演讲比赛等活动。加强同省级、市级媒体协调,积极报送我县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信息300多条、调研40余篇,不断加大自治县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外宣力度。积极制作并上报6部“陇原清风”廉政微电影电视公益广告,其中廉政公益广告《珍惜幸福 远离贪腐》获得了优秀奖。
阵地宣廉
着力打造肃南廉政网、廉政微博、廉政微信三大网络宣传教育平台,累计发布党风廉政建设各类动态信息、政策法规、典型案例、省市县通报2000余条。借助移动、电信、联通三个通讯平台,在节假日期间累计向全县600多名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1万余条。在机关单位、社区、农牧村中心集镇制作悬挂廉政宣传牌匾500多块,不断营造倡廉氛围,全县累计建成市、县级廉政文化示范点36个、党风廉政教育基地3个,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对已建成的廉政文化示范点,加强管理,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开辟廉政文化大院、长廊,持续深化廉政文化阵地建设。
特色倡廉
积极开展廉政知识“双语”教育,把党纪条规、廉政知识用少数民族群众熟知的民族语言予以宣讲,组织熟悉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干部在康乐乡、明花乡进行汉裕双语宣讲,在马蹄、祁丰两个藏族乡进行汉藏双语宣讲,在白银蒙古族乡进行汉蒙双语宣讲,并在马蹄、祁丰藏族乡制作悬挂汉藏双语版的廉政宣传牌匾,在白银蒙古族乡制作悬挂汉蒙双语版的廉政宣传牌匾,实现了用民族语言“传”法规纪律,使四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党员群众和基层干部受到了廉政教育。同时,开展了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主的教育纪念活动,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参观《西风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祭》画展,进一步拓展了宣传教育渠道。
(编辑:康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