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山丹县 > 正文

山丹:织密六张监督网助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

发布时间:2018-06-19 09:49:33作者:山丹县纪委监委 分享

        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织密群众监督、网络监督、信访监督、干部选任监督、巡察监督和民主生活会监督六张网,实现对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人员监督全覆盖。

        提升群众监督知晓率。在各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设置了党风政风监督栏,向广大群众公布举报电话、信箱、网站,扩大群众知晓率。依托“雪亮工程”“阳光政务”电视公开平台,及时公开党员发展、党费收缴、村级财务、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使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都能够通过党务、村务公开渠道得到详尽的了解,进一步落实党员、群众对党务、村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提高了村社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力度。在霍城镇、老军乡两个祁连山浅山区贫困乡镇开展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村级干部微权力清单、村级事务公开三项试点工作。

        建立网络监督平台。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信息化社会的新形势新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和“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介,积极探索网上监督的新模式。建立清廉山丹短信、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曝光台、手机随手拍为主要方式的网络监督平台。目前,已建成科级干部、企业家队伍及民主党派人士、基层干部、社会群众4个短信监督群,共计5000多名成员。以县级短信、微信微博网络监督平台为基础,指导乡镇纪委和县直部门单位纪委(纪检组)建立短信、微信微博监督平台,形成了覆盖全县各乡镇村社、各部门、各阶层的网络监督平台。

       畅通信访监督渠道。着重在扩大信息源、提高信访举报知晓率、畅通举报渠道上下功夫。向全县23000户群众发放党风政风监督卡,使信访举报方式家喻户晓,最大程度提高了信访举报方式的知晓率。在保持原信访举报电话的基础上,开通纪委书记专用举报电话、微信,及时受理“四风”问题、微腐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的信访举报,并对信访举报坚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提升干部群众举报工作信任度。1-5月,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53件,比去年同期的41件上升12件,同比上升29.3%。

        严格干部选任监督。充分发挥纪委监委的监督作用,通过把好新任领导干部组织考察关、集体决策关、任前公示关、廉政教育关,强化对全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积极探索建立以真抓实干和善作善成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全方位掌握干部廉政状况,准确回复党风廉洁意见。对涉及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175名干部进行了廉洁回复,对42名拟提拔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考试。对1名干部暂缓任用,对5名干部取消优秀评选资格。同时,建立健全县管干部廉政档案建设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发挥档案管理使用的价值,在干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提拔任用时将廉政档案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健全完善巡察监督。准确把握巡察工作的总体要求,突出政治巡察属性,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巡察工作。成立了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巡察工作办公室。制定了《山丹县巡察工作五年规划(2018—2021)》,完善了《山丹县巡察工作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巡察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明确巡察工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规范有序开展巡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巡察工作人才库,在原有党风廉政建设巡察人才库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县级巡察人才库,重点选择有财经、审计、执纪执法专长的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加入巡察队伍。巡察工作坚持政治巡察定位,聚焦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特别是群众身边微腐败、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落实,与市委巡察部署上下联动,启动首轮巡察。成立4个巡察组将利用2个月时间,分别对县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环保局、工信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丹分中心、城投公司、交投公司等8个单位和国有企业同步开展巡察工作。

        加强民主生活会监督。严格落实纪委派员参加民主生活会,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参加组织生活会制度。坚持在监督中指导,联系指导的同志坚持严格标准,要求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抓好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打牢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思想基础。结合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查摆问题剖析原因的针对性。2018年1月,委派9名班子成员参加了24个单位的民主生活会、督促上年度受到告诫谈话、函询、诫勉谈话等处理的 145名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说明,增强了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针对性。(供稿:胡增华)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