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正风肃纪
——山丹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纪实
迎来送往少了,厉行节约日渐成风;干部作风转变了,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顺畅了……
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加快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创新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让主业聚焦更准、让角色定位更清、让自身监督更严,为实现“五型山丹”的目标,提供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深化学习 凝心聚力
该县把党章和两项法规的学习教育作为廉政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农村党员冬训,派员到8个乡镇,围绕《准则》《条例》对乡(镇)村社党员干部进行专题辅导培训。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邀请市纪委领导做两项法规专题辅导报告,有力提高了《准则》《条例》学习宣传实效。县纪委将党纪条规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丰富载体和形式,将逐步组织开展廉政法规知识测试、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和警示教育大会四项廉政教育活动。县纪委、乡镇、部门都制定了实施方案,廉政法规知识测试活动已基本结束,全县8个乡镇党委和8个县直部门单位党委组织35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廉政法规知识测试。知识竞赛已完成竞赛试题的准备工作,正在自下而上层层开展;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已确定,正在积极进行备赛。
抓早抓小 正风肃纪
该县纪委全面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引导纪检监察干部转变执纪观念,综合运用批评教育、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纪律处分等方式,对相关党员干部及时提醒教育“踩刹车”,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警示、早处理。一季度,对全县“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两次集中排查,对8个单位发放《山丹县纪委函询监督工作表》,函询问题26个。对极少数违纪违规者,严肃查处不手软,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如今,公款吃喝显得“扎眼”,礼品礼金变得“烫手”; “现在,党员干部离‘四风’远了,离群众近了。”这成了该县干部群众的普遍感受。
创新举措 开展巡察
该县针对基层违纪违规、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创新监督方式,在全市率先开展村级巡察工作。出台《山丹县关于在村级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的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抽调21名业务骨干,组成5个巡查组,每个组巡察2个行政村,率先对5个乡镇的10个村开展巡察。巡察工作结合扶贫领域“两查两保”专项行动,着力发现和解决廉洁、作风和纪律等10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落实惠农政策方面存在的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私分滥发、优亲厚友等的问题,议事决策、财务管理和村务公开等方面程序不规范、事项不公开、不透明以及办理村务过程中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慵懒散慢、吃拿卡要、办事不公的问题,村干部以争资金、跑项目等名义行贿受贿,插手扶贫工程项目,吃回扣、拿“红包”,索要“辛苦费”、“跑路费”的问题。目前,5个巡察组已全部入驻各巡察村,召开村级动员大会10场,张贴发布巡察公告86份,设立信访联系箱25个,入户走访、查阅资料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动真碰硬 严惩腐败
一季度,受理信访举报34件,同比增长61.9%,初核34件,办结32件,办结率94.1%。立案11件,结案6件,对10名党员干部给予党政纪处分。其中,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起,下发通报3期,给予10名村干部党纪处分。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数据,表明山丹县委从严治党的决心。该县下沉监督重心,把从严治党的各项措施往乡村延伸,落实到最基层。下发了《关于集中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工作方案》和《关于在扶贫领域开展“两查两保”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严查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在问题线索排查中,注重发挥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执法部门沟通协调,通过专项检查、巡察、审计监督等发现线索7条,司法机关移送有关案件线索18条。在问题线索管理中,按照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了结五类标准规范处置,对所有信访问题,做到了全面了解核实。
清风荡出了山丹活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从而形成了一个党风正、民心顺、为官清、事业兴的良好工作格局,从根本上促进了山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编辑:康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