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山丹县 > 正文

正风肃纪 民沐清风——山丹县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6-02-17 16:53:0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胡增华 分享

       2015年,山丹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件96件,办结94件;立案查处违纪案件53件60人,给予党政纪处分57人……这一系列数据,是该县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三转”,聚焦主业主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最有力说明。

学习教育 筑牢规矩意识

       该县将两项党内法规列入县委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主要内容,坚持用好用活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党纪党规意识。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县委主要领导带头讲廉政党课,通报纪律审查工作情况,分析案件特点及原因,全县近700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在全县各乡镇、部门开展“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专题培训,举办科级干部学习党内两项法规专题培训班和巡回宣讲辅导,深化《准则》和《条例》的学习贯彻。在县电视台设立“曝光台”直面问题促整改,先后将查处的9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从现身说法、思过悔改、以案释纪、整改提高的角度编制成视频节目播放,放大执纪问责的警示教育效果。开通“清廉山丹”微信平台,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监督问责 抓实“两个责任”

      按照省委“3783”责任体系要求,该县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县委充分履行主体责任,县委常委会经常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县委中心学习组每次学习都安排有关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容。严格落实报告制度,年中和年底2次向市委和市纪委上报落实主体责任的情况,各乡镇党委和县直部门单位党委及时向县委和县纪委上报落实主体责任的情况。逐层开展约谈,下发《山丹县领导干部谈话办法》,通过责任传导谈话、教育提醒谈话、告诫整改谈话、激励鞭策谈话,督促各级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县委书记对县上四大班子成员和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一对一或集中约谈,共约谈112人(次);县纪委坚持季度约谈制度,对8个乡镇和22个县直部门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了4次集中约谈;各基层单位也逐级开展约谈,层层传导压力,全县共开展约谈180多场(次),约谈540多人,实现了县委书记与乡镇、部门党组织书记约谈全覆盖,其他县级领导同分管联系部门负责人约谈全覆盖,县纪委书记与乡镇、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约谈全覆盖。严格落实“三述”制度,组织6名乡镇党委书记和7名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县委全委会进行了“三述”,4名乡镇纪委书记和4名县直部门单位纪委书记向县纪委全会进行了“三述”。将“三述”工作向基层延伸,全县247名党员干部向党组织进行了“三述”。

动真碰硬 强化监督执纪

       “严禁用公款送节礼;严禁违规公款吃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严禁用公款安排旅游;严禁公车私用……”从去年元旦、春节到五一、端午,再到中秋、国庆,该县不断重申纪律要求,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暗腐败”,把征地拆迁、社保资金、虚报冒领和私分滥发等作为纪律审查重点,成立3个督查组分片区、分单位开展拉网式检查,对项目资金运行、“三公”经费开支、财经纪律落实等方面进行持续检查,完成水务、林业和卫生系统基层单位的专项检查,对有违纪违规问题的8个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批评教育,对4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对3个单位的4名领导进行了立案查处。推行函询监督制,向26个存在开具大额发票、招待费发票和烟酒发票等问题的单位发放了《函询表》,对64个问题进行了函询,并督促整改。通过在县电视台、《西部山丹》、清廉山丹微信平台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作风建设监督举报箱,在广场电子显示屏公布节日期间监督举报公告,开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直通车,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监督。狠刹升学宴、谢师风,查处2起顶风举办升学宴的问题。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12起,下发通报12期,给予党政纪处分12人,诫勉谈话6人。

 


(编辑:康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