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线索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反映了个别党员干部漠视群众利益,在人工种草物资补助过程中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建议作为问题线索移交……”近日,为切实提升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精准度,山丹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县委巡察组相关人员对十六届县委第四轮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三方会审”,确保巡察反馈问题精准到位,把好巡察整改“头道关”。
近年来,为破解巡察问题线索分类定性不准、处置不及时的问题,山丹县探索纪检监察机关提前介入机制,巡察期间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等积极配合排查研判重点问题线索,对问题线索的构成要素、定性、分类等进行会商,确保及时精准处置。去年以来,共处置问题线索27件,组织处理14人,立案查处2件2人。
为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合力,山丹县纪委监委在巡前、巡中、巡后加强与县委巡察机构协调协作配合。巡前常态化通报情况,县纪委监委相关室组将被巡察党组织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日常监督等情况提供给县委巡察组,助力县委巡察组迅速掌握面上问题、明确监督重点;巡中高效化监督互动,健全问题线索边巡边移、边巡边查、快查快办机制,规范配合了解核实、会商重要问题、互通监督动态、商请提前介入等流程;巡后一体化协同整改,探索巡察整改联动联督联评,对整改方案、整改报告等开展联审会商,组织巡察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对整改质效进行联合评估,强化整改监督协同,形成整改责任闭环。
“通过不断健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与巡察监督协作配合的制度机制,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实现全方位协作、全链条对接、全过程协同,巡察监督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供稿:雷作霖)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