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内容很犀利,角度很精准,让我重新审视了单位在重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回去后我一定带头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整改……”日前,山丹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对劲头有所减弱、统筹推进不够有力、重点任务进展滞后的3个乡镇、10个县直部门单位和4个国有企业的“一把手”进行监督谈话。
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聚焦监督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式、提醒式、谈心式谈话,着力推进“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精准化、具体化、常态化。
为保证谈话质效,县纪委监委将实事求是地为相关单位“一把手”进行精准的政治画像,在谈话前组织党风政风监督室、信访室、案管室、派驻(出)纪检监察组结合日常监督、专项检查、专项巡察、信访举报等,梳理出谈话对象及其所在乡镇或单位在全面从严治党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管盲区,通过形成问题清单、做好谈话记录、面对面向谈话对象进行通报等方式,要求各单位“一把手”从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清廉山丹建设等情况全面查摆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症结进行自我剖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时,做好谈话“后半篇文章”,将整改落实情况作为该单位政治监督“画像”、履职行权评价的重要参考,对责任单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整改职责、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一票否决”,严肃追责问责,确保谈话监督取得实效。
“我们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政治引领作用,做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促使‘关键少数’强化政治担当、履行政治责任。”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道。
此外,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各派驻(出)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探头”作用,通过个别谈话方式,结合调研督导、监督检查、参与指导民主生活会、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等工作同步开展,把联系单位“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情况作为日常监督重点,紧盯“一把手”需重点关注、防范的风险点,时刻紧盯驻在单位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督导“一把手”把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落到实处。
“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是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探索“一把手”监督管理方式方法,总结监督经验、细化监督举措、提升监督实效,助力“一把手”更好发挥“领头雁”作用。(供稿:孙彩霞)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