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山丹县 > 正文

【半年成绩单】山丹:强化过渡期监督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7-06 08:14:00作者:山丹县纪委监委 分享

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紧扣“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扛牢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履职尽责,着力在监督“精度”“力度”“硬度”“温度”上下功夫,为加快建设“经济强、产业美、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山丹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紧盯关键环节,让监督更有“精度”

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聚焦各方责任落实,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过渡期专项监督的具体措施》,从聚焦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7大方面监督事项列出各乡镇党委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党组(党委)22项任务清单,从全县各纪检监察组织职能权限列出各乡镇纪委、委机关各室(中心)、各派驻纪检监察组8项责任清单,并组建专责工作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监督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切实强化过渡期专项监督工作质效。针对上级专项监督和本级调研督导、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发现以及上级反馈问题等,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部门、监督责任部门和时限要求,形成责任闭环,清单式推动各类问题整改落实;针对信访、巡视巡察、部门移交及监督发现等问题,实行线索分类管理,建立线索处置台账,切实提高线索处置效率和质量。

压紧压实责任,让监督更有“力度”

紧盯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实,深化运用“谈督巡问”四种方式,持续传导责任压力,不断压紧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监管责任。通过调研、会议或督导检查等方式,对乡镇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乡镇纪委书记和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谈心谈话,并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批评教育谈话提醒,进一步传导压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紧盯重点行业单位责任落实、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完成等情况,通过调研督导、明察暗访、蹲点解剖等方式跟进监督、全程监督、专项监督,以强有力监督检查促进责任落实。同时,将乡村振兴作为巡察的重要内容,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压实全县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重点对中央巡视、国家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流于形式,巡视和审计等专项检查中发现问题突出、工作推进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直接约谈乡镇和县直部门党组(党委)主要负责人。对约谈后仍然整改不力或敷衍塞责甚至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问责,以精准有力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至目前,开展监督检查4轮次,督促整改问题39个,约谈领导干部16人,提醒谈话4人。

严肃追责问责,让监督更有“硬度”

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的职责定位,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聚焦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7大方面22项具体任务清单,会同县委办公室、县委组织部等部门,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座谈访谈、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过渡期监督检查,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开展“一排二清三查四治”行动,优先处置办理乡村振兴领域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即到即办,做到精准、恰当、高效;对当年未办结的,次年年初集中时间进行清零。今年以来,共受理处置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14件,查实8件,给予党纪处分2人,组织处理13人。同时,组织人员力量对查办的同级党委管理干部且涉及权钱交易的问题线索进行“回头看”“大起底”,逐一进行复审复核,力争实现职务违法犯罪案件查处“零突破”。

树立正确导向,让监督更有“温度”

在严肃查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注重树立正确导向,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及时开展提醒教育、谈心谈话等方式,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督促部署开展“转作风树新风抓落实”专项整治,着力整治党员干部理想滑坡不想为、动力不足不愿为、能力不足不会为、作风不实不想为、担当不够不敢为等问题,为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同时,注重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加大通报曝光力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提高“两书一函”质量,督促发案地、单位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风险,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堵塞漏洞和监管盲区。至目前,向行业主管部门下发“两书一函”17份,达到了整改问题、健全制度、堵塞漏洞的目的;下发通报4期,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1起15人,达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方、教育一片的效果。(供稿:张龙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