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切实解决传统监督方式单一、主观性较强、时效性较差等问题,山丹县纪委监委注重把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监督,探索创新“互联网+监督”新模式,搭建“四个平台”,以智慧监督提升日常监督质效。
“县纪委监委‘一网两微四端口’新媒体检举平台运行后,有效畅通了信访渠道,全县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呈现信访总量、本级受理数量逐年上升,上级转交件大幅下降的特点。”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冯荣说。
为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做细信访监督,该县纪委监委建立“一网两微四端口”(山丹纪检监察网站;清廉山丹微信、微博;科级干部、企业家队伍及民主党派人士、基层干部、社会群众4个短信监督端口)新媒体检举平台,综合发挥“互联网+宣传”“互联网+监督”作用,通过“一网两微”向党员干部定期推送党纪法规、廉政动态、节日提醒等内容,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通过“四端口”充分宣传监督举报方式等内容,实现了“我要举报”向“我会举报”的转变。
“以前,各类补贴资金公示表只能张贴在村委会公示栏,风一吹,雨一淋,过些日子就不见了,外出务工的群众很难看到。现在好了,你们通过手机登录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随时随地都能查看惠农惠民资金发放情况。”山丹县位奇镇纪检专干周燕红向村民现场演示平台使用方法,引导群众输入姓名或身份证号查询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种类、金额。
自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运行以来,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充分发挥了平台公开公示、对比分析、预警提示、投诉举报等监督功能,有效遏制了惠民惠农资金“跑冒滴漏”等问题。目前,已通过平台受理处置群众投诉举报49件,追缴违规资金14.4万元,通报部门单位3个、给予党纪处分2人、组织处理10人。
“在全县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平台上反映,你们在办理农村低保工作中服务群众不及时、工作效率不高,被群众给予差评。今天对你们进行提醒约谈,希望以此为戒,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2020年9月,清泉镇纪委书记赵守刚对西街村村干部周某某、镇政府民政助理员赵某某进行了提醒约谈,并在全镇进行了通报。这是该县深化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工作,加强镇村干部“微权力”监督的一个缩影。
针对全县外出务工群众较多、村庄“空心化”严重的现状,该县积极探索“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模式,按照“一卡一码一平台”要求(一个村制作一张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明白卡、建立一个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平台,公开一个小微权力监督公众号二维码),在62个村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微权力事项在线咨询、在线监督、在线投诉。各乡镇纪委紧盯“差评”问题,对群众给予“差评”的85名党员干部进行谈话提醒或通报批评。
2021年1月,山丹县和润宜家小区居民通过行政效能监察平台反映,小区物业违反《民法典》规定,采取停水停电方式催缴物业费。县纪委监委及时督促主管单位县住建局,对该物业公司负责人进行告诫约谈,坚决制止物业公司乱作为行为。
该县将80个部门单位的职能事项全部纳入行政效能监察范围,建成了集网上问政、在线咨询、建言献策、投诉举报为一体的行政效能监察平台。通过平台共受理公众投诉建议500件,办结481件,办结率96%。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交通执法、物业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充分发挥了平台“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惠民生”的作用。(胡增华)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