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我县按照市纪委监委的部署要求,依托甘肃廉政网“啄木鸟”APP和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以深化村务公开、规范村干部用权、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按照试点先行、逐村实施的原则,在各乡镇积极推行“村级事务规范化、小微权力阳光化”工作。
一、拓展公开内容,提升公开时效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全方位公开,才能实现全面监督。我们针对山丹县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的现状,围绕“党务、村务公开什么、怎么公开”的问题,采取“入进去听,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谈”的方法,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群策群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党务村务公开面窄、公开方式单一的问题。一是开辟公开公示新路径。在传统公开公示模式的基础上,向智能化、便捷化推进,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平台中设置“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和“公示栏”两个专栏,对需要定期公开的党务、村务、财务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集中公开,对需要临时公示的低保对象、临时救助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内容在“公示栏”随时公示。初步形成了以电脑终端查询机、手机微信端和党务村务公开栏互为补充,适应不同群众需求的线上线下公开公示机制。二是规范公开公示内容。对公开、公示的各类项目进一步细化流程、明确责任、规范标准,从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格式提出统一要求,特别是对群众关心的村级财务支出、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评定等事宜进行充分公开,保证群众应知尽知。三是强化公开公示监督。各乡镇纪委和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通过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平台后台,对各村公开公示情况进行在线监督,对公开公示不及时、内容不规范的村及时提醒督促。
二、畅通查询渠道,强化资金监管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一头连着基层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插花型贫困县,对扶贫领域资金的监督是县纪委监委的重要职责。一是延伸监督触角。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平台中设置了“补贴资金查询”专栏,链接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使群众对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督更加便捷。二是丰富监督手段。群众可以直接通过村委会终端查询机点击链接网址,进入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甘肃廉政网“啄木鸟”APP二维码进行查询。同时,为了方便群众使用,在“补贴资金查询”专栏植入信息平台操作手册视频,群众可以通过视频指引,进行查询。三是凝聚监督合力。结合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认真落实信访前哨到村、纪检干部到村、纪法宣传到村和村级监督员与村级公益性设施管理共享共管理事人员融合制度,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强对强农惠农资金监管。
三、规范办事流程,提供高效服务
让群众办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明白找谁办、清楚办几天,实现“一处跑、跑一次”的目标,是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一是制作流程图,规范办事程序。去年,我们在学习借鉴浙江省、江苏省等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山丹实际,从厘清权力清单、划清权力界线、规范权力运行入手,制定了《山丹县“村级事务规范化、小微权力阳光化”实施方案》,对涉及村级的12个方面54项权力事项,整理编印了《山丹县村级小微权力流程图》,逐项明确实施主体,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二是制作办事指南,便捷办事途径。今年,我们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平台时,又在办事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与群众息息相关,群众办理较为频繁的农村低保申请、特困供养对象申请、残疾人证办理等13项权力事项,逐个制作办事指南,从基本条件、政策咨询、办理程序、结果反馈四个环节中,将村、乡镇、县直部门单位三级具体承办人员的联系方式进行公开,方便群众查询,为群众办事提供直接、高效的服务。
四、强化舆论引导,加大用权监督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党务村务监督的积极性,是进一步深化“村级事务规范化、小微权力阳光化”工作的核心内容。一是努力营造舆论氛围。在清廉山丹、今日山丹、短信监督群和村社群众微信群等新媒体持续推送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的内容和做法。同时,选取群众办理比较频繁的10项事项,制作了“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明白卡,在试点村逐户发放,全面宣传“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平台”使用方法,告知群众办理具体事项涉及部门的投诉电话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乡镇纪委、县纪委监委的举报方式,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加强村干部用权监督。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平台中设置“监督举报”专栏,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乡镇纪委、县纪委监委的监督举报方式,群众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工作人员存在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慢作为、不作为等作风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等方式随时进行投诉举报,倒逼基层干部规范用权。三是分类处置投诉举报问题。充分发挥“一网两微四端口”(一网:纪委监委12388举报网站;两微:清廉山丹微信、微博;四端口:科级干部、企业家队伍及民主党派人士、基层干部、社会群众4个短信监督群)新媒体监督平台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踊跃举报各类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对受理的投诉举报进行分类处置,对反映因工作流程发生变化遇到的问题,督促各村及时与相关部门单位衔接,更改权力事项流程图和办事指南;针对反映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慢作为、不作为等方面的问题,引导群众向有关部门单位进行投诉,督促责任部门进行处置;针对反映工作人员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等腐败和作风问题,由纪检监察机关负责启动核查和问责程序。
通过推行“村级事务规范化、小微权力阳光化”工作,使党务村务公开更加到位,基层干部用权更加规范,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初步达到了“村干部照单履职,村民看图监督”的效果。但与兄弟县区相比,仍存在部分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知晓率不高、制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推进会议为契机,按照市纪委监委的部署要求,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好经验、好做法,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配套制度,从而解决工作标准不一、进度不齐、效能不高等问题,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通过以点带面、辐射推动,最终实现对村级“小微权力”的全面监督。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