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县城有110㎡住房一套,没有私家车,妻子在县水务局上班,儿子就读于民乐一中,个人和亲属没有经商办企业……”。民乐县丰乐乡党委书记易好杰在全县2015年度第二批党政领导干部述纪述廉述作风大会上作“三述”报告时如实报告个人廉洁自律方面情况。
今年以来,民乐县把开展述纪述廉述作风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有效抓手,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完善机制,延伸拓展对象,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合力。
建机制 拓展范围扩对象
“开展述纪述廉述作风工作是逐级传导责任压力、强化对各级党政组织特别是对主要负责人监督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基层领导干部规范用权、廉洁履职的有效途径。”县委书记杨君在全县“三述”大会上强调。
基于这样的认识,去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了《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县委述纪述廉述作风暂行办法》,先后三次组织8名乡镇党委书记、8名部门单位负责人向县委进行了“三述”,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县委常委会审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述纪述廉述作风工作的意见》,决定将“三述”工作从县级层面延伸到乡镇和部门单位,“三述”对象从科级干部延伸到部门内设机构、下属单位和村级组织负责人,三年内所有对象进行一次“三述”,实现“三述”对象全覆盖。
先试点 严把环节创经验
基层情况千差万别,“三述”对象各不相同。“三述”工作怎么搞,“三述”对象述些啥。为了积累经验、树立样榜。县纪委确定先行在永固、三堡、南古3个乡镇和县人社局、卫计委、教体局3个部门单位开展试点。各试点单位结合实际,统筹考虑部署,突出“三述”的针对性,确定分管重点项目建设、公共权力集中和群众关注度高的人员为“三述”对象。6个试点单位共确定“三述”对象20名,其中班子成员9名,下属单位和基层站所负责人8名,村党支部书记3名。县纪委全程参与,指导监督各单位严格按照程序,做细做实对象确定、意见征求、报告审核、民主评议、督促整改、结果运用等环节工作,坚决克服征求意见走马观花、起草报告敷衍了事、民主评议泛泛而谈、整改措施蜻蜓点水、结果运用不了了之等现象和问题。特别是“三述”报告,分级审核,层层把关,逐级提出修改意见,对问题不聚焦、剖析不深刻、有关事项没说清、整改措施不到位的报告,发回重写,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抓重点 剖析根源画实“像”
为了避免“三述”中可能出现的报告背离主题、千篇一律、个性不明显的问题,把撰写“三述”报告作为重点环节来抓,针对不同对象提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要求,内容以查摆问题、剖析根源、制定整改措施为重点,使“三述”对象“画”准自己的“像”,找准个人的“病”。规定乡镇和部门单位的“三述”对象要结合分管工作,围绕履行“一岗双责”、防控廉政风险、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查找问题,同时要对个人家庭住房、办公用房、出国(境)、公务接待、配偶和子女从业、家庭重要开支等方面的情况做出说明;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要着重围绕遵守《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执行村级“零接待”,规范“三资”管理,落实惠民政策,深化党务、村务公开等群众关注的热点方面查找问题,剖析根源。目前,各乡镇、部门单位正在建立完善“三述”制度,精心制定方案,有条开紊地开展“三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