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乐县居民唐某通过信访反映,开发商不向其提供办证要件资料,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民乐县纪委监委了解核实情况后,针对唐某反映的问题,督促县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深入研判,最终为唐某解决了这个烦心事。
不动产“登记难”事关民生实事,解决好唐某的烦心事只是民乐县纪委监委整治不动产“登记难”的一个缩影。针对化解“登记难”问题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民乐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把化解“登记难”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民办事实项目,推动职能部门采取“超常规”举措合力破解办证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切实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
以摸底排查为前提 凝聚部门工作合力
民乐县纪委监委牵头,理清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部门职责,按照“一个小区一个方案一个专班”的原则,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成立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召开会商会议6次,对城区范围内已交房但不具备办理转移登记条件的小区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落实“整合流程一窗办、群众不便上门办、督查督促跟进办”工作机制,压缩办理时限、优化登记流程,进一步推动不动产登记事项实现“简易办、就近办、快捷办”,有效提升了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办证更加高效、便捷。
4月以来,该县共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8300件,其中:首次登记6044件,转移登记911件,变更登记96件,注销登记422件,更正登记7件,预告登记286件,抵押登记398件,查封登记136件。
以督导检查为抓手 推动转变工作作风
办证监督不再难,源于精准监督靶向发力。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将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列入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加大对“登记难”专项整治的监督检查力度,狠抓作风建设,推动相关部门单位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推动“疑难问题现场解答、应急事件现场处置、矛盾纠纷现场化解”,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惠民。
该县纪委监委督促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综合运用“12345”热线数据,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实地查看、重点分析研判等方式,全面梳理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建立“问题、整改、责任、监督”四类清单,做到跟踪协调、对账销号,对“办证难”问题化解中遇到的项目无土地规划手续、拆迁安置房权源不清、无法取得完税凭证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找准切口、协同发力梳堵点、治顽疾,打通不动产登记“最后一公里”。
以难题破解为目标 持续巩固工作成效
“办证难”历史遗留问题牵扯方方面面,时间跨度较长,问题原因复杂、涉及主体多样、处理难度较大,县纪委监委坚持“去存量、控增量”原则,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常态化收集并移送有关问题线索,及时掌握群众诉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优先受理并答复投诉平台涉及不动产权证书办理问题网民留言20件,调查处理信访投诉8件,接待来信来访群众38人(次)。县纪委监委与有关职能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主动梳理不动产登记领域廉政风险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逐件回访、逐一核实,确保登记难题“清仓”。
“下一步,我们将在化解办证难存量问题的同时,加强对规划、审批、验收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在资金监管、资质审查、质量验收等环节严格把控,从源头上防止新的办证难问题产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供稿:何玉静)
(编辑:王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