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通报的违纪违法案例涉案人员均是行使公权力的编外人员,他们虽没有正式编制,但代表单位行使了公权力,就要受到纪律和规矩的监督约束。大家要深刻吸取教训,提高思想认识,绷紧纪律之弦……” 近日,在某单位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上,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向该单位60余名编外工作人员强调了工作纪律。
今年以来,民乐县纪委监委根据办理的编外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链条式”监督模式,从风险防控、制度健全、警示教育、以案促改等方面入手,追根溯源,跟进监督,不断拧紧编外人员“纪法弦”。
“由于单位用人临时性、流动性现象较突出,加之招录门槛低、日常管理不够完善以及纪法意识相对淡薄等原因,‘编外人员’往往成为不少单位的廉政风险点。”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我县城市管理、辅助警察岗位编外人员较多,这些岗位大部分都拥有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等公权力,一旦监管失位,很容易出现权力寻租、‘靠山吃山’等违纪违法行为,必须坚决防范。”
针对编外人员基数大、流动性强等特点,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探头作用,督促用人单位健全编外人员招录、管理制度,加强编外人员政治理论和岗位技能培训等。紧盯编外人员在项目审批、财务管理、行政执法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督促用人单位细化防控举措,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机制,筑牢编外人员“监督链”。在压实单位主体责任的同时,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通过学习党纪法规知识、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谈心谈话、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等形式,教育引导编外人员自觉绷紧廉洁自律的弦,提升拒腐防变能力。
“‘编外’不是‘法外’,亦非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对编外人员违纪违法案例深入剖析,着重查找用人单位管理漏洞、责任缺位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靶向施治,强化以案促改。同时,对触犯党纪国法,特别是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存在的失职失责、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行为的编外人员一律坚决查处,不断释放正风肃纪反腐全面从严、不留死角的强烈信号。”(供稿人:麻文姣)
(编辑:王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