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这句诗出自北宋名臣包拯的《书端州郡斋壁》,告诉我们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讲直道是立身的宗旨……”落日余晖下,在民乐县城东劳动文化公园一角,居民张先生站在廉洁文化宣传牌前向孙女讲解着栏目上的内容。
民乐县举办“庆‘七一’奋进新时代·清廉伴我行”廉洁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
今年以来,民乐县委抓住廉洁文化建设责任主体“牛鼻子”,把廉洁文化阵地建设纳入清廉民乐建设“六项行动”工作,先后研究出台《民乐县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清廉民乐建设工作2023年度任务清单》,积极打造廉洁文化示范点12个,不断擦亮清廉民乐底色,护航新时代民乐走出高质量发展铿锵步伐。
拓展阵地建设,打造“廉”名片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冬日清晨的城南公园,正在晨练的群众被家风家训标语和家风廉洁故事所吸引。错落有致的景观,给人以舒适惬意的感觉,配以廉洁诗词、家风家训标语,更让附近的居民在休闲之余感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阵地建设是开展廉洁文化活动,传播廉洁理念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民乐县将廉洁文化与红色文化相融合、与传统文化相贯通、与自然生态相协调、与清廉单元相结合,通过“基地+示范点”建设模式,打造“1+4+N”廉洁文化阵地,努力营造崇俭尚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堡镇三堡村依托村史馆,深入挖掘本地优良的范氏家训、卜氏家训等,打造“家门口”的廉洁文化示范点--文化大院。六坝镇六坝村将廉洁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相结合,植“廉”于广场,布“廉”于路间,做到廉洁文化建设有精神可学、有故事可听、有阵地可看。南街社区依托党建阵地打造“清廉学习角”,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书香传廉韵 清风沁我心”清廉主题读书会,通过“颂廉学廉”厚植清风正气。
延伸红色内涵,绘制“廉”地图
“民乐人民群众大义凛然地冒着生命危险营救掩护红西路伤病失散人员的感人事迹......”在河西解放纪念馆,前来参加廉政教育的党员干部一边聆听讲解员的精彩讲解,一边浏览红西路军转战民乐的红色故事,无不为之深深震撼。
民乐县是红色文化的沃土,该县坚持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中蕴含的廉洁文化,以红育廉、以红养廉,积极探索“红色+”廉洁文化教育模式,打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阵地。
党员干部在河西解放纪念馆接受廉政教育。
参观河西解放纪念馆、打卡民乐县金山博物馆和西路军永固城修整遗址以及红西路军在民乐的第一战斗遗址--东山崖、祭奠红军烈士墓地......从全县红色坐标中精选出红廉文化点位,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精心绘制“民乐红廉地图”,让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在耳濡目染中自觉接受红廉文化洗礼。
丰富活动载体,传递“廉”声音
“紧攥勤劳一双手,民乐县里万民乐”,这是《民乐情》剧中人物甘润清在水利工地上天天喊的打夯号子,南古镇群众又在热议曾观看过的《民乐情》。
大型现代秦腔戏《民乐情》是根据被誉为全国“扶贫状元”韩正卿就任张掖地区民乐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不搞特权的感人事迹创作而成。如今,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把“创业为先民生为本,苦干为乐清廉为荣”的韩正卿精神,作为从政的理念,做人的境界去理解、去看待,扎扎实实为党工作,勤勤恳恳为民服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基清廉为要。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组织开展“清风廉韵进校园”活动、“教风清正 学风清新”书画大赛,先后开展了廉洁主题“古诗文”诵读活动100余场次,讲廉洁故事80余场次,40多名校(园)长带头讲一堂廉洁文化公开课,以“清”育美德,用“廉”润心田,引导学生尊敬廉洁人物、推崇廉洁行为。
各部门单位以建设清廉单位为重点,纷纷开展“指尖生花 廉洁非遗”剪纸活动、“常吹清廉风 当好廉内助”清廉家庭建设主题活动、“最美家庭评选”、“邻里议事小院话廉洁”、“庆‘七一’奋进新时代·清廉伴我行”廉洁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放眼整个民乐县,廉洁文化建设异彩纷呈。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阵地、一幅幅构思巧妙的廉洁书画作品、一次次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活动......展示了民乐廉洁文化建设的一次次生动实践,绘就了民乐振兴发展的一抹抹清廉底色。(供稿:尚飞)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