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民乐县 > 正文

民乐:157个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让监督“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3-09-26 08:10:00作者:民乐县纪委监委 分享

“前两天你反映的低保问题,我帮你核实过了,村里已经帮你申报上去了,现在每月低保金发放及时吗?”近日,民乐县南丰镇黑山村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到村民张大爷家走访。

这是民乐县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一个缩影。

像这样的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在民乐县有157个。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如何破解基层监督难题,不断探索监督新模式,把建立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作为推动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的一项具体举措,作为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健全“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机制的有效载体。按照“示范带动、全面覆盖、规范运行、发挥功效”的思路,分批次推进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建设,聘任联络站站长157人,村级监督员314人,探索对群众身边“小微权力”监督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村务质询架起干群连心桥

“村里集体土地租金收支情况怎么没有及时公示?”“邻村‘日间照料中心’都开始筹备了,咱村里有啥计划吗?”近日,在民乐县南古镇毛城村村委会议室里,由该村村级监察工作站主导的村务质询会上,围绕村里的大事小情,一个个问题接连抛出,村干部也是推心置腹、逐一解释。“公道不公道,一看就知道,打开天窗说亮话,村干部敢于接受质询,也体现出他们公开公正办事的信心和决心。”毛城村党员在质询会后这样说。

“过去几年,村里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信访问题突出,在镇上也算是数得着的。”黑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说道。新任职村“两委”班子履职后,为了打破村民对村“两委”的固有认识,便充分依托村级监察工作站这个新平台,定期召集村务质询会,通报村委各项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和质询。目前,已通过质询会解答群众疑惑9条,推动解决问题8个。

“从‘想知道’到‘能质询’,南丰镇黑山村依靠村级监察工作站架起了一座让全体党员群众能交流、会监督、敢质询的干群‘连心桥’,这是村级监察工作站在基层落地生根的一项具体而生动的实践。”民乐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贴身监督让村务更透明

“他明明没有种这么多地,怎么还能享受这些种粮补贴呢?这不是套取国家补贴资金吗?”去年8月份,民联镇高寨村村民到村内监察工作站,反映个别村干部有冒领资金的嫌疑。

收到问题反映后,该村监察工作站立即查看了惠民惠农资金发放花名册,对耕种面积进行实地核实,并将问题上报到镇纪委。经县纪委提级办理,该村党支部原书记和村委会副主任确实存在通过虚报种粮面积方式违规领取种粮补贴的问题,最终两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成立以来,村务监督员通过列席“村两委”会议、收集基层民情民意、参与项目检查验收等形式,对村级重大决策、村级工程项目建设、集体“三资”管理、“三务”公开情况等事项进行监督,把“自上而下”的专项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相结合,抓实末梢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会诊把脉”,与群众沟通交流主动寻找、梳理出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及时形成问题反馈清单,上报镇纪委(派出监察室)研判分析,形成内外监督的闭环链条。

全员下沉畅通“最后一公里”

“村里的信访人在收到我们的答复之后,又向监察工作站反映其他问题了吗?”在新天镇下姚村,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对监察工作站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对信访矛盾化解情况开展回访。这是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带信下访、上门回访的一个缩影。

自村级监察工作站建立以来,县纪委监委建立健全“镇纪委(派出监察室)+村级廉政监督员+村党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网络,同时充分运用“1名委领导班子成员+1个纪检监察室+1个派驻机构+2个镇纪委”片区联动协作机制,组织县、镇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全员下沉,指导督促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开展工作。

“全员下沉指导督促,让我们的干部下村去既当‘指导员’又当‘民情员’。”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县镇两级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不仅让监察工作站更加精准履职,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村级事务有人盯、村民诉求有人管。

今年以来,全县各村级监察工作站累计收集意见建议84条,解答群众疑问110个,推动解决问题19个。(供稿:尚飞)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