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缩战线攻主业。进一步厘清工作责任,明确职能定位。一是整合优化内设机构、清理调整议事协调机构。将纪委监察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原来的78个缩减为15个;优化整合委局机关内设机构,实行全员办案,强化了执法和效能监督及办案人员力量,使人员配置进一步向办案和监督工作倾斜。二是明确要求乡镇纪委书记不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之外的其他事项,做到“专职专责”,实现了由“包打天下”到“术业专攻”的转变。
二、创新理念转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拓宽案件线索渠道,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一是建立案件线索定期分析排查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纪委常委会,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专项检查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网络舆情反映的苗头性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及时了解和发现案源线索,明确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二是建立与公安、检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完善案件线索移送、协作配合等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相关职能部门检查发现的党员干部违纪问题,重点办理,形成办案合力。
三、正风肃纪转作风。强化内部制约监督机制,促进机关作风建设经常化、规范化。一是注重制度建设。完善了委局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规范了案件初核、检查和审理工作流程,进一步重申了办案纪律和工作纪律。二是规范日常行为。对照《甘肃省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全县53名纪检干部全部签订了廉政承诺书,从案件查办到日常行为都进行了严格规范;三是严格内部管理。对机关各办室工作实行周汇报、月考评制度,将各项重点工作明确到办室和个人,建立工作台账,定期通报办理情况,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带来的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效果的显现。通过持续加大执纪监督力度,今年第一季度,全县点名道姓通报影响机关效能行为11起,问责11人,涉及科级干部4人。初核案件线索8件,立案4 件,党政纪处分4人,涉及科级干部3人。
(编辑:卢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