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临泽县 > 正文

甘肃纪检监察网:临泽标本兼治 全力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发布时间:2025-02-13 09:07:16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分享

“全县共查处违规占有新增集体土地领取流转金、高标准农田附属设施质量问题3件,处分2人、批评教育4人。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推动健全完善制度2项。”近日,张掖市临泽县纪委监委通报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阶段性成效。

去年以来,县纪委监委结合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一体推进问题整改、案件查办和系统治理,坚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推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排查整改做到清仓见底

此前,谈及村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时,沙河镇化音村群众普遍反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安装的检排井、节制阀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和破损问题,影响灌溉、增加水耗。

这样的问题是否普遍存在?带着这样的疑问,县纪委监委会同县财政、审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行业部门以及各乡镇,组建3个联合监督检查组,实地到项目建设现场开展监督检查,发现耕地平整后分配到户不及时、首部系统水泵压力不足等问题42个。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对存在的问题必须举一反三开展深入排查,确保问题查到位、改彻底。”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县纪委监委不断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一方面,会同“三抓三促”行动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分4个调研组,围绕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后期管护等情况开展专项调研。另一方面,组建专项巡察组,对2019年至2024年全县实施的37个28.9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专项巡察。

“我们通过调阅资料、多方走访和现场查看等方式,发现并督促整改部分新建项目区水泵压力不足、部分管网设计不合理、群众建后管护支出大等问题49个,移送问题线索1件,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揪心事。”专项巡察组组长梁顺磊表示。

聚力攻坚形成强大震慑

“个别施工材料不达标,项目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这里面明显有问题。”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巡察移交的问题进行“地毯式”摸排和全方位对比过程中,县纪委监委筛查出项目实施单位施工材料把关不严、施工过程控制不到位、对主管部门反馈问题整改不重视等问题。

在筛查问题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聚焦项目招投标、采购、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对工程资料进行重点分析,逐步查清了项目负责人刘某不认真履行工程质量管理职责,给群众利益和公共财产造成损失的问题,最终刘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反映的问题从2019年到2023年,时间跨度长,且期间该社又实施了土地平整项目,情况较复杂。”县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负责人坦言。

此前,县纪委监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沙河镇某村一名社长梁某某侵占村集体土地和征地补偿款等问题。

了解情况后,县纪委监委迅速启动办案协作工作机制,成立联合审查调查组,从核查征地补偿资料、玉米制种款发放、土地流转金发放等方面入手,经过综合分析研判,快速查实了梁某某违规侵占高标准农田实施后新增集体土地流转金问题。最终,梁某某受到政务警告处分,相关违纪资金予以收缴。

“这些案件暴露出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招投标、工程监管制度存在漏洞,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缺位等问题,亟需解决。”县纪委监委党风室主任柳宏星表示。

同频共振深化标本兼治

县纪委监委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强化系统施治,针对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查找制度漏洞,以建章立制统筹解决好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真正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治理一片领域的效果。

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向相关部门单位制发纪律检查建议2份,督促其抓实问题整改,健全相关制度。推动县农业农村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健全完善高标准农田实施监管、建后管护等制度2项,整改高标准农田质量问题40个。

“上次我反映的塘坝水泵压力不够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可帮了我们大忙了”“漏水的出水栓全换掉了,小口径的引水渠也重新铺设了,再不用愁给庄稼灌水了”。不久前,县纪委监委干部在对蓼泉镇唐湾村、沙河镇化音村渠道堵塞漏水等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时,村民表示非常满意。

目前,该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7个,涉及7个镇64个村,建设面积28.95万亩,受益群众达28000余户,专项治理效果正逐渐转化为维护民生、推动发展的积极效能。(供稿 鲍文婕)

(编辑:王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