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某某的案件需对村民进行取证,询问证人的工作就交给镇纪委。纪检监察室在线索研判、审查调查、后期审核把关等方面充分做好协调配合工作,确保程序规范合法……”这是临泽县纪委监委第二协作片区分析研讨案件时的工作场景,参与相关案件查办的镇纪委、纪检监察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同志各抒己见。
2024年以来,临泽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基层监督力量不足、业务不精、人情干扰等问题,统筹用好监督力量,完善片区协作工作机制,按照地理位置相近、监督执纪力量互补的原则,将全县7个镇、6个纪检监察室和3个派驻纪检组划分为3个协作区,一体推进案件联查、监督联动、信访联办、问题联解,规范问题线索移送、重要情况通报、信息查询协作、日常监督配合等工作,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一贯到底,将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
为构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横向监督体系,该县纪委监委还加强与政法、组织、财政、审计、统计等10余个部门单位的协同配合,健全完善信息共享和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建立问题线索全程跟踪管理监督台账,规范收集、登记、排查、处置和督办各环节,确保问题线索件件有回音。至目前,职能部门移交问题线索17件,现已办结15件。
将监督向下延伸,推动监督下沉落地。该县纪委监委还建立纪检监察室、镇纪委和村委监督委员会、村级党风政风监督员为主体的“1+1+X”廉情监督员队伍,探索“点题派单”监督模式,聚焦乡村振兴、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重点(专项)监督任务清单,明确监督重点、监督单位和责任单位,切实提升基层联动监督执纪精准性。
“我们以协作区为单位开展联合监督6次,推动解决问题75个。联合查办问题线索10件,处分9人,批评教育8人。”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推动治理才是根本。前不久,该县纪委监委三个协作片区围绕治理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微腐败开展交叉监督时,发现某村一名社长将本该纳入村集体管理的公地,私自分配流转后侵占土地流转费,该社长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针对该案件暴露出的监督短板和薄弱环节,县纪委监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对71个村集体“三资”开展审计,发现资金管理不严、水费分摊不公等问题38个,现已整改37个;清理集体土地租赁不规范合同487份,清退收回入股资金、土地租金等138.13万元。查处坐收坐支村集体“三资”、截留惠农补贴资金等问题19件22人,处分15人。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片区协作机制持续发挥应有作用,“1+1+1>3”的集成优势不断凸显。该县纪委监委各协作区还通过“业务能手+骨干力量+纪监新兵”的力量搭配,释放以案代训、训战一体的效能,指导帮助纪检监察干部掌握问题线索办理流程、党纪法规适用、监督检查方法、调查取证技巧等,推动干部履职能力有效提升。
“协作区联动监督、联动办案既集中统一又分工协作,形成了优势互补的监督合力。”临泽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挖掘片区协作的优势和潜力,在制度规范、资源共享、人员调配、统筹调度上再下功夫,不断把基层监督做深做细做强。(供稿:鲍文婕 )
(编辑:王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