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临泽县 > 正文

【年中看进展】

临泽:强化“三资”管理监督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4-07-15 07:56:00作者:临泽县纪委监委 分享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临泽县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薄弱环节和易发问题,统筹用好县镇村监督力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守护好村集体“家底子”“钱袋子”。

“一盘棋”统筹谋划   着眼全局精心部署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村部分集体土地管理比较粗放,土地承包费用较低、村集体经济来源比较单一。这次专项整治,为三一村发展带来了转机。”临泽县平川镇三一村党支部书记刘鑫说。

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数字不准、责任不明,成为“三资”管理中的风险隐患。县纪委监委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整治项目推进,制定《重点任务清单》,明确整治内容、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确保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县农业农村局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纳入集中整治重点项目,先后4次召开局党组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举办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培训班,全面系统安排“三资”领域微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明确整治重点,压实整治责任,全域推进落实。同时,制定《临泽县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微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下沉镇村实地指导,覆盖7个镇71个村,推动整治工作无死角。

“一体化”推进监督  健全机制凝聚合力

“村集体三资监管量大面广,单靠纪委单打独斗很难取得实效,必须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资源和力量,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道。

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专责,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探索建立行业部门牵头抓总、巡察审计及时跟进、纪检监察统筹查办工作机制,推动农业农村部门严格履行牵头抓总和行业监管职责,着力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加强与审计、巡察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对接,全力推进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在监督过程中,用好监督执纪片区协作机制,将全县7个镇划分为3个片区协作组,建立“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镇纪委”的“四位一体”片区协作机制,采取“室组”联动、“组组”协同、“室组镇”联合、大组长制等监督方式,组建3个监督检查组,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监督检查2轮次,发现和反馈问题22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个,清退收缴村集体资金5.36万元。

“现在只需要扫一下码,就可以看到村里惠农资金发放、村级党务公开、财务公开等相关信息,还可以直接反映问题,真的是又方便又透明。”蓼泉村的张大爷拿着手机打开“监督一点通”平台,乐呵呵地说道。

结合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县纪委监委进一步强化“阳光村务”工作,督促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完全公开,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让基层小微权力在监督下规范运行。

今年以来,处理办结群众投诉举报4件,公开公示村集体“三资”“三务”等小微权力事项1.99万条,督促核查异常资金数据0.41万条,收回低保、社保等资金1.24万元。

“一把尺”亮底执纪  纵深整治提升实效

新华镇富强村原村委会主任助理陈某某因分摊水费不均,加重群众负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沙河镇合强村十社原社长梁某某因私自分摊村集体公地,违规领取土地流转金,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县纪委监委把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作为推动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的有效举措,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和7个镇围绕整治重点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摸排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建立项目台账和问题清单,靠实整改责任,逐项抓好整改落实。至目前,行业部门自查问题9个,已完成整改5个。

严格落实在办案件班子成员包抓领办责任制,明确牵头室、责任人,集中管理、分类处置,采取日调度、周督办的方式提示提醒,跟踪督办,做到快查快结。深化运用班子成员联镇包村抓社等工作机制,即包案件查办又包突出问题整治,督促补短板、强弱项,做实做细带件下沉、带件下访、上门接访。并建立案件质量提级审核把关机制,把核查是否彻底、案件查办是否规范作为审核重点,及时纠偏。1-6月,全县纪检监察组织查处村集体“三资”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6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人,处分5人。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织密制度之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供稿:柳宏星)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