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倪家营镇基于乡村有效治理的时代要求和破解乡村治理的矛盾困境之需,把推行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作为治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遏制腐败问题发生的有效举措,作为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的现实之举,作为畅通民意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治本之策。通过厘清权力清单、前置权力管控、强化权力监督等措施,实现了监督“小切口”推动廉政“大变局”,让群众身边的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梳理民情之需,广聚民意列清单
认真梳理近年来群众信访问题的集中点、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难点、村干部违纪违法的痛点,基于“群众要求村干部做什么、遇到侵权问题去找谁、群众反映问题谁来办”这三个命题,探索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镇党委坚持重心下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组成意见征询组上门听取老党员、信访户、离职村干部、生活困难户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的需求,重点监督的节点,有针对性地对梳理的清单内容制定了 “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明白卡。梳理出群众最密切关注的农村低保、农业灌溉、玉米制种、村级村务管理等权力清单9大类62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管理、服务等便民服务清单6大类44项,进一步明确了各类办理事项的具体承办部门、职能、办理条件、职责要求、风险点及责任追究等内容。清单制定后,以提高群众知晓率为着力点,开展“阵地化、常态化、标准化”宣传教育,通过制作宣传图版、干部入户宣讲、QQ(微信)群、“清廉临泽”、“七彩倪家营”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清单内容、规章制度、运行程序、运行过程、运行结果,并制作发放“小微权力”清单折页明白卡,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每户一张”,让群众明白自己的事“去哪里办、怎么办、找谁办”,一看流程图就明白要办的事找谁办,改变了以前“大事小事去上访,解决不了就上告”的怪圈。
二、规范程序步骤,多措并举明权力
镇党委在群众明白自己权利主张的同时,把抓好站所、村规范办事程序、提升服务质量作为为民服务的规范要求,每个站所进一步厘清办事程序、明确工作责任、公示办事流程,让权力置于监督之下,让服务站所和村干部知道自己“应该办什么、什么时候要办完、办不好要负什么责任”,比如在农村灌水中,每次用水方量是多少,不再由水管所一家说了算,而是由村社干部和水管所共同确认签字后张榜公示,让群众知道“节约用水精细管理就是省钱,浪费就要自己买单”,有效增强了节水意识,也杜绝了水务部门暗箱操作的空间。还比如将“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与村级为民服务事项相结合,不断优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做到村里每花一分钱,办理的每一个“低保”“五保”“危房改造”等群众敏感的事项和村级“三资”管理、制种款发放等各类民生事项的办理过程和结果都在网上公示,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畅通民意渠道,共治共建众参与
以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为关键点,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凡是涉及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大决策都经村党组织提议、党员会议审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大小村务全部按时按规定向全体村民公开,切实把“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杜绝了村干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群众可以通过“一箱”(即每个村设立监督举报箱)、“一网”(“清廉临泽”公众号平台)、“一员”(每个村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员)、“一线”(民情监督热线)直接反映诉求,畅通了反映渠道。在下营村人居环境改善、南台村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梨园村美丽乡村建设中,一方面群众对标责任清单,通过电话咨询、网络查询、会议评议等方式,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全范围精准式监督,随时指出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决策不合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畅通了群众表达诉求渠道,使一些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得以解决,避免了越级上访问题发生。另一方面,群众全程参与建设过程,广泛汇聚民意民智,在不断提升建设成效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变群众“要我干”为“我要干”,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了治理有效和共建共享双赢。
四、健全监督机制,服务中心显成效
以服务中心大局为落脚点,始终坚持把“小微权力”清单化运行作为推动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所在和抓手所在。镇纪委从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管起、从存在廉政风险的细枝末节抓起,全程进行规范,全过程公开透明,通过签字背书、条块化罗列职责的形式,让镇村干部更加清楚“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自己该干什么”。自建立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后,村干部乱作为、慢作为问题得到明显解决,全镇涉农信访同比下降25%,工作落实明显顺了起来。根据“小微权力”流程图,全过程公开化、流程化运行,群众照章办事、镇村干部依规用权,实现了服务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并通过群众监督,把干部精力更多集中了起来。依托“互联网+”,一站式办理服务大厅,严格按照网上办理、限时办结等程序,切实解决了原来“群众来办事、干部已下村”“群众摸着进了几个门,但是都不是自己办事的门”的尴尬问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