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台县以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为突破口,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抓好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一是完善制度,着力规范公务接待。县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务接待费管理的暂行规定》和《高台县县级机关公务接待管理暂行规定》,对公务接待实行接待经费限额管理制度、“两单一票一台账”制度、工作日禁酒制度、超支申报制度、公示公开制度、专项审计制度等六项制度,严格落实控制接待范围和标准、控制陪餐人数、杜绝同城吃请等多项措施,全面规范公务接待管理。2013年乡镇、单位公务接待费限额以2012年核定限额为基准统一下调20%,县内领导调研及到部门工作不得在城区及近郊乡镇安排就餐,边远乡镇安排就餐原则上人均费用控制在30元以内,公务接待管理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县152个单位公务接待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8%。二是加强监控,切实规范公车管理。对公务用车实行控编管理、标识管理、费用公示管理、定点停放管理、驾驶员备案管理等制度和措施。今年1月份先行在10个单位确定了21辆公务用车,试行GPS定位系统监控管理,探索杜绝“车轮上的腐败”。7月份,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全面推行公务用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工作,全县258辆公务用车全部安装GPS定位系统,在县纪委建立GPS监控平台,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强化车辆运行情况的规范管理。三是简政约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压缩权力运行空间,采取单位自查、法制部门复查、联席会议审查等措施,对全县48个行政执法机关的主体资质、执法人员资格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梳理行政执法职权3619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事项1444项,细化情形6487项。在清理和规范的基础上,各行政执法机关通过单位网站、公开栏等载体向社会公布了执法职权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并装订成册报法制部门和县廉政风险防控办公室备案。四是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预防腐败工作。针对反映村干部经济问题的信访较多和去年以来村干部中发生的一些腐败案件,在去年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一套流程办理、三类制度保障、五种渠道监督、八种身份提议、八个层面决策”的“13588”村级事务规范化理模式,安排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力求通过清理,解决问题,建章立制,化解基层矛盾,理顺群众情绪,为年底的村级换届营造良好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此外,针对群众对农民公寓楼建设领域的一些反映,继续按照“每年一个重点,逐项整顿规范”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思路,启动了针对农民公寓楼建设领域的整治规范工作,解决问题,健全机制,有效预防农村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的发生。
(编辑:卢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