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甘州区纪委牵头组织地税、工商、公安等部门人员成立5个督查组,统一对辖区内酒店、茶府、餐饮娱乐场所进行突击监察检查,对公款吃喝等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坚决刹住节日期间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保持纠正不治之风的高压态势,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该区纪检监察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查顶风违纪问题,严肃执纪问责,实名通报毫不留情,保持查纠“四风”的高压态势,打出一套正风肃纪“组合拳”。
突出重点打好“五大攻坚战”
该区将“五大攻坚战”重点工作细化分解为28项具体任务,每项任务都明确牵头部门、责任单位、任务要求、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完成时限,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开展以“十对照十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正风肃纪专项行动,着力整治文山会海、铺张浪费、庸懒散慢拖、评比检查过多过滥等不正之风;开展乱收费专项治理,清理整顿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乱收费行为;开展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清理核准工作,对市级以下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缩减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环境;全面清理精简审批项目,保留行政许可事项147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2项,调整为备案制管理事项12项、管理服务事项25项;精简整合审批事项17项,较2013年实际精简率达31%。全面推进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权限调整,有效规范完善“窗口集中接待、书面分项转办、限期反馈结果、跟踪问效督办”的“一条龙服务”、“一单式办结”便民服务体系,切实做到服务内容、办理程序、办结时限、收费标准、咨询电话“五公开”;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全区建设工程、国有土地出让等项目均按规定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投标;强化机关效能监察,共受理效能投诉63件,效能告诫和约谈23人次,党政纪处分7人;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将审批频次高的19个部门64项审批和婚姻登记、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2项便民服务事项入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方便群众办事。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修订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幅度、处罚标准,提高裁量标准的操作性和适用性;对执法单位2013年以来的行政处罚事项进行阅卷清理,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4项、降低收费标准3项、免征5项,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150多万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明确党政正职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积极开展餐饮业油烟专项执法等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6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67起;对全区18个乡镇扶贫、救灾资金、惠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执法监察,共检查扶贫资金1451.5万元、救灾资金1921.68万元、惠农资金13034万元,责成相关乡镇、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聚焦“四风”集中开展专项整治
建立每月开展一次检查、下发一期通报、解决一些问题、问责一批人员的“四个一”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组建8个检查组,采取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明察与暗访、发现问题与督促整改相结合的方式,盯紧重要时间节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开展整治,至目前,对51个单位21个典型问题27名干部进行点名通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人。严格落实《甘州区公务用车GPS定位系统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禁止领导干部借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收钱敛财的规定》《甘州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直击“四风”问题,划出“红线”、标明“雷区”,用制度机制架起纪律“高压线”,坚决抵制“舌尖浪费”、“车轮铺张”和“节日病”等不良风气。2014年,全区“三公”经费支出比2013年降低30.1%,车辆运行费同比下降10.6%,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57.5%,共取消和减少全区性会议15场次,减少15.5%,取消各类信息简报22个,减少简报580份(期),减少62%。
从严要求严肃查办持续曝光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突出查办案件工作,推行全员办案制度,加强案件查办力量。坚持实行案件线索“集中管理、集体排查、分层督办”制度,健全完善案件线索收集、排查、管理、处置、督办、分析“六位一体”工作模式,严密排查程序,规范处置标准,强化督促办理。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反,既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腐败案件,又依纪依法打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至目前,区纪委监察局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413件(次),同比增加127件(次),增长44.4%;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41件52人,同比增加12件、增长41.38%;处分党员干部50人,涉及科级干部16件19人;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563.18万元。与此同时,建立各级纪委约谈室,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对苗头性问题及时警示提醒、诫勉谈话,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郑鹏超 任学军)
(编辑:郭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