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县区动态 > 甘州区 > 正文

甘州区纪委“六三”办案法亮剑出招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4-11-28 00:00:0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甘州区纪委 分享

    今年以来,甘州区纪委坚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突出主业主责,不断创新机制举措,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积极推行“六三”办案法,取得了明显成效。至目前,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397件次,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5件46人。

坚持“三个倾斜” 力促保障措施到位

    一是领导精力倾斜。实行领导包案制,委局领导将主要精力放在案件查办和监督检查上,对重要案件的查处靠前指挥,深入一线,与办案人员共同研究分析案情,制定方案策略,协调处理案件查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办案力量倾斜。按照“三转”要求,全面清理议事协调机构,调整优化内设机构,对外收缩战线、对内凝聚力量,把委局70%的人员安排在案件查办上,配齐配强办案队伍。制定《办案人力资源库管理办法(试行)》,有针对性地将23名乡镇、街道纪委书记、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纪检专干,22名区直各单位纪检组长以及财政、审计、税务、公检法等单位的案件检查工作业务骨干列入“人才库”,确保办案力量到位。三是后勤保障倾斜。严格落实公务用车管理规定,把委局车辆主要用于办案一线。为案件检查室配备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办案设备,实现办案人员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办理“双规”案件期间,安排专人负责并督查办案人员后勤保障工作。

采取“三项措施” 不断拓宽线索渠道

    一是广收线索。坚持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收集案源,在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注重从执纪监督、专项检查、网络舆情等渠道获取案件线索,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审计、财政、安全生产等部门沟通和联系,从行政处罚、司法审判、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检查、安全生产事故中发现案件线索。二是精筛线索。坚持实行案件线索“集中管理、集体排查、分层督办”制度,转变案件线索分析方法,变静态分析为动态分析,变个案分析为综合分析,从大量群众信访举报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三是深挖线索。在工作中注重克服“就事论事”、“就账论账”的思想,树立以点带面、普遍联系的观念,全面分析事前、事中、事后可能涉及的人和事,注意在办案中发现线索,顺藤摸瓜,逐一排查,放大办案成效。张掖市国土局甘州分局长安国土资源所所长闫作鹏受贿案就是在办案中发现的案件线索,现已立案查处并移送司法机关。

突出“三个重点” 切实提高办案能力

    一是突出案情分析。案件调查前,认真分析研究案情,根据被举报人工作岗位、个人经历、涉及问题的性质等不同情况拟定具体的调查方案,找准关键部位、薄弱环节、重点对象,选准突破口,向目标靠近,保证开局就能打得准打得狠,实现快查快结,事半功倍。二是突出调查突破。坚持全盘谋划,分步实施,正确运用“先求成案,再谋深入”的办案策略。在初查阶段周密计划,选好突破口,通过外围调查,力争先查实一二个能定性处理的问题,掌握办案主动权,再抓住疑点,咬住不放,一查到底,真正拔出萝卜带出泥。区科技局局长王学聪贪污受贿案,就是以其挪用资金为突破口,在进一步深入调查中发现单位私设“小金库”、个人贪污等问题。三是突出案情剖析。案件查结后,及时召开案件总结会和点评会,采取主办人自评与领导评价的方法,从办案思路、手段、技巧、效果等方面对案件的成败得失全面进行总结评价,认真反思案件查办的成功与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办案水平。

注重“三个关键” 确保案件查办质量

    一是抓住关键环节。重大案件一般涉及的问题较多,在案件查办前,先进行多角度分析,抓住主要违纪违法问题,从最薄弱的部位切断其防御链条,然后抽丝剥茧,顺藤摸瓜,最后集中力量,击破关键问题。例如,反映被调查人有多项受贿问题,可选一至二个主要问题,从关键环节入手固定证据,既实现对主要问题的有效控制,防止出现跑人、毁证、转赃等,又保证迅速突破,为案子放个“压舱石”。二是紧盯关键人物。在一起案件中,关键人物一旦突破,往往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纲举目张,使案情迅速真相大白。在调查中,办案组盯紧关键人员在经济状况、人际交往、性格缺陷、家庭成员等各方面的情况,从外围不断收集、完善相关证据,为突破违纪人员奠定坚实基础。三是锁定关键证据。关键证据是突破案件的主要因素。在办案中,牢牢抓住主要问题,在关键点上深挖细查,强力突破,既注重当事人的口头供述,又不忽视对其他物证、书证、人证的收集,做到取证齐全,互相印证,纵向不间断,横向不冲突,形成坚实的证据链条和完整的证据体系,把案件办成铁案。

健全“三项机制” 增强办案工作合力


    一是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对内部各科室及基层纪委(纪检组)办案工作进行量化,年初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年底进行责任制考核。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案件线索定期报送制度,强化对基层纪委办案工作的管理,形成了区纪委统揽全局、委局机关及各乡镇街道部门分层落实的办案体制机制。二是健全奖励激励机制。落实《奖励举报和办案有功人员奖励办法》等奖励制度,在乡镇(街道)纪委目标责任书考核中,对自办案件实行加分制,并与基层纪委(纪检组)及纪检干部评先评优挂钩。三是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纪委在查办案件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和牵头抓总作用,调动各部门协同办案,增强合力。严格落实《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相互移送案件线索及协同办案制度》和《办案人员联系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办案工作制度》,整合检察、公安、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资源优势,调动基层纪检组织办案积极性,促进案件快速高效查处。

立足“三个基点” 加强办案队伍建设

   一是倡导创新拓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具体工作中鼓励创新性见解,支持创新性行为,提倡创新性对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案件中遇到的问题。二是苦练内功提素质。大力倡导“学业务、钻业务、精业务”之风,狠抓办案人员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在实践中提炼办案经验同从书本、网络等各种途径学习办案技巧相结合。同时,通过开展案件交流研讨会、案件点评会、办培训班以及以案代训、以老带新等办法,不断提高办案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严明纪律铸铁军。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和“正人先正己”的要求,加强对办案人员的纪律约束,使每名办案人员必须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责任、敬畏纪律。探索监督办法和措施,狠抓对办案人员的监督,狠抓办案程序,做到有序、规范、合法,实现安全文明办案。

(编辑:郭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