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是否存在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的现象?”“乡镇卫生院家庭医生是否到建档立卡户家中定期开展体检……”近日,甘州区纪委监委推行“四个到村”,让监督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扶贫领域“最后一米”。
信访前哨到村,畅通民情“快车道”。紧盯2018年以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信访矛盾突出、案件频发、多发的乡镇(村社),按照“五个一”分片包抓督导机制,由联系乡镇的纪检监察室全员出击、下沉到村,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对所联系乡镇的信访情况及时掌握跟进,并按季度进行信访形势分析,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督促指导联系乡镇迅速整合力量资源,化零为整,确保信访问题高质量按时办结。
廉政监督员到村,设置预警“红绿灯”。优化村级廉政监督员队伍结构,在各村设置1-2名村级廉政监督员,为村(社)干部工作作风、八小时外廉洁自律行为亮起了警示灯。同时,督促落实好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例会,每季度向镇纪委报告履职情况,每半年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工作等制度,切实提升基层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纪检干部到村,精耕细作“责任田”。各乡镇纪委严格落实纪委书记及纪检干部分片包村工作,将日常督查与随机督查相结合,以镇村干部在岗情况、工作作风、便民服务点运行等为重点督查内容,不定时开展督查检查,及时纠正督查过程中发现的不正之风,对督查情况每周进行一次通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纪法宣传到村,定制廉政“营养餐”。紧扣警示教育全覆盖,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学习内容,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线上“廉声”阵地,以“清风甘州”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推送涵盖党纪、法律、典型案例等方面内容的微原创。丰富“线下”学习内容,收集整理本区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制作《铲除蝇贪蚁腐、保驾脱贫攻坚》专题警示教育片,为全区党员干部送上廉政“精神粮食”。(供稿:薛洁中)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