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全会对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派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将认真贯彻各级全会精神,做深做实政治监督,强化深化日常监督,持续释放监督威力,着力提升监督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
开展专题会商落实任务。把工作会商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有效抓手,与10家被监督单位党组(党委)进行“一对一”会商,共同研究落实各级纪委全会任务、共同确定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共同排查廉政风险、共同制定责任清单,协助驻在单位把年度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梳理清楚、措施制定具体,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实现派驻纪检监察组与驻在单位党组(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频共振、同题共答。
做深做实政治监督。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政治监督工作的重点,结合“第一议题”落实情况,督促驻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上来;紧盯主动创稳、司法为民、资金项目等重大政策落实落地开展监督,坚决避免不落实、落不实、打折扣;紧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开展监督,督促树牢正确政绩观;紧盯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压紧压实党组(党委)主体责任、“一把手”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形成“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层层抓落实的责任落实体系。
强化深化日常监督。紧盯干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项目资金等单位“三重一大”事项,参加驻在单位党组(党委)会议,抓好决策监督;紧盯年轻干部教育管理进行专题监督,落实思想、工作汇报制度和谈话制度,切实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紧盯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整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专项监督,督促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结合单位行业特点,认真梳理排查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监督重点,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人群、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监督,织牢织密监督网,切实增强日常监督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持续纠治“四风”顽疾。督促单位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各类文件材料和会议报表,严查“吃公函”“吃老板”“吃下级”“吃食堂”等问题。在节假日、干部职工婚丧嫁娶时进行“提醒式”监督,常提醒、常教育;对单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调研式”监督,发现风险隐患,推动健全制度,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对来信来访实行“核查式”监督,释放监督威力和震慑效应。认真研究预防“节日腐败”、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监督的有效措施,逐渐管出习惯、抓出成效。
持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重点,通过采取集中宣传、专题讨论、纪法考测等方式,持续深入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党员纪法观念、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通过“一把手”上纪律教育课、廉政教育提醒会、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把警示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党员干部在警示警醒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用“小家庭”厚植“大情怀”,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以纯正家风涵养廉洁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