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清廉张掖 > 正文

“利剑”高悬 震慑常在——张掖市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5-12-25 11:01:3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谢利江 分享

      “你们组巡察了哪几个单位?”“这一轮,我们组巡察的是甘州区甘浚镇和明永镇。”12月24日上午,市委第一巡察组组长黄家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首轮巡察已“鸣锣收兵”,市委5个巡察组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对全市20个单位的巡察。

       采访时,黄家智对这次巡察工作感触颇深,他说,这次对20个单位巡察后,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线索和共性问题,就像是做了一次全面“政治体检”,通过反馈让这些单位知道问题所在并能及时进行整改,促进他们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参加这次巡察工作,对5个巡察组25名来自不同战线的同志来说,在60天时间里,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也是一次自我锻炼和接受教育的好机会。

      “巡察工作作为巡视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必须要认真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开展巡察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落实‘两个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始终坚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始终坚持剑指问题、倒逼改革,充分发挥好震慑、遏制和治本作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苟海龙说,巡察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大胆探索,特别是要在做法成效上、制度机制上为今后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全市首轮巡察工作自今年9月启动以来,5个巡察组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六大纪律”和“四个着力”,通过听取汇报、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走访群众、查阅资料、受理举报、列席会议等方式,共发现被巡察单位在贯彻落实“两个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干部队伍管理以及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275个,向被巡察单位反馈限期整改的问题236个,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移交核查的问题线索34个,向有关职能部门移交处理的问题5个。

     “没想到市上来的领导能到我家里来,还和我说了好大一阵子话,刚开始我还有点犹豫,但说了一会,我就觉得他是真心实意来和我谈的,我也就放心和他谈了。”临泽县板桥镇一名普通群众向记者这样讲述了巡察员到他家走访的经过。走访群众、倾听民意,激活基层监督元素是这次巡察工作的一大“亮点”。针对以往个别谈话谈不出问题、谈话内容失真的实际,各巡察组注重提高谈话的针对性、艺术性和实效性,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从兴趣爱好中引导、从情绪波动中观察、从线索细节中切入,做到在轻松的环境里消除顾虑,在聊天的方式中了解情况,谈出了实情、真情和隐情。巡察期间,5个巡察组共开展谈心谈话1060人次,走访群众230多户。

     “大部分问题需要反馈被巡察单位整改,只要多加注意,这些问题是不应该发生的,其实整改落实的过程就是一次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的过程,也是一次促进本单位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过程。”一名巡察员告诉记者,如果说驻点巡察是为了发现问题,那么对这些问题的整改应该说是巡察的关键环节。整改问题清单开出后,我市及时编制巡察发现问题及整改建议清单、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计划清单、巡察回访评价意见清单“三张清单”,把问题分门别类摆出来、任务一目了然列出来、进展清清楚楚写出来,做到“台账式”管理,“销号式”办结,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群众期盼,确保巡察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目前,被巡察单位已整改问题72个,正在整改落实的164个。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张富春对记者说,通过强化巡察结果的运用,使被巡察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主动性更强,也强化了党员干部加强廉洁自律的意识。

     “全面从严治党,既要尊崇党章、严明纪律,还要靠监督制度的创新,开展巡察就是把监督关口前移的一种制度创新,可以做到抓早抓小、咬耳扯袖。”在张富春看来,巡察不光是“利剑”,还要结合被巡察单位的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高标准、严要求,真查实查、保质保量,真正达到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促进工作的目的,确保从严管党治党的责任在基层得到更好地落实。


(编辑:康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