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之滨廉花红
——张掖市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走笔
日前,一则题为《甘肃张掖市摘编手册:8000本“禁令”下发 明确干部作风红线》的消息在人民日报刊发,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这是近年来该市廉政新闻稿件首次登上人民日报,也是该市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成效的完美注解。今年以来,该市不断创新思路理念,在廉政宣传、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聚焦用力,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夯实了基础。
聚焦热点 宣传引导扎实有效
该市通过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新闻宣传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廉政宣传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重点工作,为廉政宣传提供了重要保障。紧紧围绕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和落实“两个责任”等工作热点,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廉政好声音”主题宣传活动,安排21名县区、部门党委、纪委负责同志接受媒体专访,公开向社会表态;向12名县区、部门负责人约稿,在市委机关刊物《张掖工作》刊登落实“两个责任”理论文章;在张掖日报开办“整治四风、唤回清风”系列漫画展专栏,绘制廉政漫画50多幅;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在周末和节假日向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大力宣传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举措和成效,在全市营造了廉荣贪耻的浓厚氛围。
始终坚持“开门反腐”的理念,开通“清廉张掖”政务微信,完善“清廉张掖”政务微博,在发布政策法规和廉政信息的同时,及时答复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网上涉腐涉纪舆情的收集研判,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围绕反腐倡廉焦点问题撰写文章,向省纪委报送评论员文章28篇。民乐县加大反腐倡廉外宣工作力度,40多篇信息被中央和省、市媒体采用,其中《民乐县厉行节约从办公开始》在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民乐“一案双查”狠刹干部“敛财风”》、《民乐县层层传导加压落实“两个责任”》被中国纪检监察报采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效发挥了宣传引导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突出重点 廉政教育广泛深入
“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主体责任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临泽县委书记陈晰通过为全县18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作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辅导,全面深化廉政教育工作。
该市坚持党委中心组学廉、党校主体班次讲廉、主要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等制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组织全市70多名新任职县处级干部进行集中廉政教育,促进党员领导干部筑牢廉政防线,切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积极开展廉政法规制度专题教育月活动,整理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市制定颁布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系列制度,编印《张掖市党员干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禁令”手册》8000多册,免费发放给全市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学习。开通运行在线学习和网上考试系统,全面开展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工作,今年全市有35名县级、210名科级干部参加了任前考试。
在开展传统教育的同时,该市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渠道,稳步提升教育实效。山丹县组织150多名乡镇、县直部门单位“一把手”及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赴金昌市参观金昌监狱,现场观看服刑人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收到了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肃南县创新思路理念,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大力开展“套餐式”、“自助餐式”、“快餐式”廉政教育,将廉政教育融入干部群众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探索出了民族地区党风廉政教育新模式,增强了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打造亮点 廉政文化遍地开花
该市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预防教育作用,利用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临泽梨园口战役纪念馆、山丹艾黎博物馆等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廉政元素,打造红色廉政文化品牌;利用山丹、民乐所独有的烙画、刺绣、宝卷等民俗艺术和肃南裕固族民歌、谚语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廉政内涵,打造民俗廉政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廉政楹联、漫画、微电影和电视公益广告等廉政文化作品创作活动,向省纪委报送优秀廉政微电影3部、电视公益广告10部,促使廉政文化影响力渗透到了社会各个层面。
高台县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以“创业、民主、尚廉”为主题,结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活动,融入廉政文化内涵,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掀起了广大村民敬廉崇廉的风尚。甘州区以廉政文化“六进”机制为抓手,坚持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引导乡镇村社、街道社区、机关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创建活动,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等7个单位被市纪委命名为“张掖市廉政教育基地(示范点)”。至目前,该市已创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2个、市级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124个,初步形成了“一县区一品牌,一机关一特色,一学校一亮点,一社区一景观”的廉政文化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