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于未发 治病于初萌
——张掖市抓早抓小强化纪律审查工作
今年以来,张掖市纪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大纪律审查力度,抓早抓小,动辄则咎,防止小错酿成违纪,违纪变成违法,持续不断释放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信号,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早规范完善 树立纪律规矩“标杆”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要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从小处入手、从具体突破、从细节完善,靠刚性的制度、完善的机制、有力的监督,规范权力的运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苟海龙多次强调。
从细处着手把纪律挺在前面。该市纪委编印《党员干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禁令”手册》8000余册,从市委书记到乡镇科级干部人手一册。144页的《“禁令”手册》涉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150余项,从三公经费、文风会风、节庆活动、办公用房、财经纪律、干部管理、个人自律、道德规范等8个方面列出党员干部不能触碰的“禁令”400余条。
权力不可任性,重点是管住“关键少数”。该市全面推行“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主要负责人末位表态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大对重点岗位干部的监督,4名市委拟选拔任用的处级干部因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不实而暂缓提拔使用。
阳光监督促净化。该市进一步深化“述纪述廉述作风”工作,把开展“三述”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化措施,向县区部门、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延伸拓展,充分发挥其多元效应,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履责用权。
法无授权不可为。今年6月,该市全面启动建立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全面梳理权责“家底”。8月,市政府40个部门单位的3216项权力,23525项责任事项,33477项追责情形在张掖政务服务网全部上线发布。此次公布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将原本老百姓模糊的、搞不清的事项,在这份清单中均可做到有据可循、一目了然,真正将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早教育提醒 频闪纪律规矩“红灯”
始终把廉政教育作为反腐治本之策,学习党纪条规,宣传清廉典型,曝光违纪违规问题,绷紧纪律 “红线”,频闪规矩“红灯”。
谈话提醒早告诫。进一步规范谈话制度,增强廉政谈话、廉政约谈和诫勉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廉政谈话突出下级党委、纪委负责人这一“关键少数”,重在传导压力,督促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廉政约谈针对地方和部门反腐倡廉工作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群众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谈话,加强警示提醒,督促落实“一岗双责”;诫勉谈话针对发现的轻微违纪违规行为,通过批评教育、警示告诫,促其悬崖勒马、止步向好。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苟海龙率先为县区和公安、检察、法院系统县处级干部作反腐倡廉专题报告,市纪委常委班子成员及各室负责人多次为基层单位讲廉政党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实行“一人一卷”的计算机在线考试,全市75名县处级、479名科级干部接受测试,促使党员干部远离纪律“红线”。
“看昨天下午的通报了么?24小时阅读量达2.5万余人次”。“甘州区人社局党总支书记张学俊违规操办儿子婚宴被通报了……”该市建立通报曝光常态化机制,通过报纸、电视、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对违纪违规案件,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持续不断释放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信号,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以前干部违纪了,老百姓没有机会知道,现在不一样了,违纪干部在电视上要曝光,还要在荧幕上做检讨,这种揭短亮丑的做法震摄作用太大了……”今年以来,山丹县采取通报+检讨+曝光+整改的警示教育模式,不断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曝光力度,让违纪人员直面镜头现身说法,在群众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高墙内外两重天啊!”甘州区一名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后边摇头边发出感叹。今年3月,甘州区纪委分批组织全区15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切感受到了腐败犯罪行为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促使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
要让党员干部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关键是要把纪律规矩这个“木鱼”驰而不息地敲下去。
“本人计划于3月20日搬新居,需宴请单位同事26人、亲戚31人,共计6桌,特向镇纪委报告”。“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不得以迁新居名义宴请,故不予批准。”临泽县板桥镇纪委接到一名镇干部乔迁新居喜宴的报告后,及时予以叫停。
“按照有关规定,我再向你提几点要求:一是不得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及下属发放请帖,二是不得大操大办、造成不良影响……”每逢县处级干部操办婚丧嫁娶事宜,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鲁爱武都要向报告人这样重申纪律。
“桂花金菊飘香,把酒赏月共度。恭祝您和家人幸福安康,也希望您廉洁过节。”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周末,市、县7个短信平台都要向全市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打好节点“预防针”,增强拒腐“免疫力”,提醒党员干部严于律己、廉洁过节。
早发现查处 勤举纪律规矩“戒尺”
“对问题不放过、“苗头”不放纵,要早处理、快处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苟海龙对纪律审查工作的态度非常坚决。
加强线索管控。全面排查十八大以来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网络反映的干部问题线索,建立台账,实行集中管理。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元至八月,全市共开展明察暗访176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6件,处理81人,给予党政纪处分50人。
紧盯重点工作。围绕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纪律审查,坚持“一案双查”,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坚决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共实施问责39人,有效发挥了教育震慑作用。落实线索共享、案件移送等制度,加强对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自为政、阳奉阴违等问题,确保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维护群众利益。始终把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维护群众利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严肃查办基层党员干部截留、挪用、侵占、贪污强农惠农资金、征地补偿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元至八月,全市共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47起,涉案7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54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
坚持有案必查。市纪委突出执纪特色,工作重点从“查违法”向“盯违纪”转变,对违规违纪问题“零容忍”,对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元至八月,全市共受理信访举报535件(不含上级交办540件),同比下降26.4%,初核违纪线索319件,立案查处210件260人,同比分别增长98.1%、103.1%,涉及县处级干部10件12人,结案19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24人。优化整合办案力量,提升乡镇纪委办案能力,有效化解基层办案难题,全市乡镇纪委自办案件84件,案件查办工作实现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