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八论学习贯彻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力都可能会被引入利益的泥潭。如何确保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市委书记毛生武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强化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风险防控,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市区纪委、检察院对我市查处的四起典型腐败案件进行了深刻剖析,不论是违法占地修建专家公寓,还是挪用贪污公款,尽管案情各不相同,但都是权力不受制约所带来的危害。一些领导干部喜欢讲民主集中制,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常常忽视民主、重视集中。一些干部虽然不是一把手,但在分管的领域仍然紧抓权力不放,紧抓利益空间不落,规避一切可以规避的监督制约行为。廉洁自律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抵挡巨大诱惑,因此,任何对于权力的放纵都会导致掌握权力者行为的失控,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反腐败才能收获正果,与权力相关的各种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须对“一把手说了算”、“一言堂”以及权力寻租的空间进行制度性制衡,从源头上消除特权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使用得对不对、好不好,必须接受党和人民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制度制衡,真正把权力牢牢地锁在制度笼子里,压缩权力运行的弹性,降低权力寻租的可能。广大领导干部要敢于“晒权”、“亮权”,切实养成在“放大镜、聚光灯”下行使权力的习惯,杜绝暗箱操作和公器私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因此,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守住伸手的边界,以此确保领导干部位高不敢擅权、权重不敢谋私,进而压缩腐败发生的空间。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张掖日报评论员)
(编辑:郭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