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清廉张掖 > 正文

清风徐来满眼春—写在市纪委三届五次全会召开之际

发布时间:2015-02-10 00:00:00作者:王吉龙 郭登通 分享

   

    201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很忙,这是形势所需、使命所系、职责所在。2015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会更忙,这是新期待、新要求,也是新常态。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严明党的纪律、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全面落实的一年,是着力正风肃纪、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的一年,是严惩腐败、形成有力震慑的一年,是扎实推进“三转”、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的一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层层传导压力  绷紧“责任弦”

    “个别乡镇让纪委书记在财务票据上签字,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要予以坚决纠正,让纪委职能回归到‘对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苟海龙在赴部分县区开展约谈时如是说,像这样的约谈,苟海龙在2014年先后开展了3次。正是这样不厌其烦的“拧螺丝”、“敲响鼓”,有力提升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意识,强化了纪检干部落实责任的行动自觉。
    落实监督责任不仅要靠领导干部的自觉,更要在组织领导和制度机制上聚焦用力。市纪委全面落实监督责任,下发《市纪委负责人约谈县区和部门党政领导干部暂行办法》,建立委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市直部门和县区纪委工作制度,每个委局领导联系2至3个部门纪检组和1个县区纪委,定期进行约谈,加强督促指导;各县区纪委也制定了《实施办法》,对乡镇纪委书记和县区直属部门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履行监督责任情况做了明确要求,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推进的工作格局。严格落实《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市委述纪述廉述作风暂行办法》和《县区纪委书记、市直部门单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向市纪委全委会述职述廉述作风实施办法》,强化检查考核,对责任制落实不力的5个县处级领导班子和19名县处级干部进行了问责。稳步推进6项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全面规范县区、乡镇纪委书记和直属部门单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分工。
    轻装才能疾行,拢指方可形成重拳。市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96个精减到8个,减幅92%,县区纪委精减到8至9个,减幅达90%。优化内设机构,市纪委8个室直接参与执纪监督工作,66%的干部直接从事执纪监督和案件查办工作,县区纪委也相应调整内设机构,把有限力量聚焦到监督执纪问责上。

坚持标本兼治  奏响“三不曲”

    在反腐倡廉新常态下,要落实好监督责任,势必要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上下猛药、出重拳、常亮剑,注重从源头“釜底抽薪”,织密制度“笼子”,严明纪律“红线”和反腐“高压线”,全力奏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曲”。
    民心恨“贪”,发展需“廉”。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要节点,开展明查暗访32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4起,处理党员干部92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9人,干部作风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加强信访举报受理,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信访举报机制和实名举报限时回复、反馈制度,全市共受理信访举报1100件,办理上级交办件851件,及时核查中央巡视组和省委巡视组移交线索,办结57件;坚持抓早抓小,对23名有信访反映或存在轻微违纪问题的干部进行信访谈话。突出查办案件,对全市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举报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全年初核案件线索369件,较上年137件上升169.3%;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90件241人,较上年分别上升81%和65.1%,其中:县处级干部16件20人,乡科级干部64件76人。围绕效能风暴行动“五大攻坚战”,牵头开展不作为慢作为等6项专项整治,对问题比较集中的12个部门单位公开质询,问责15人。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环保、城乡低保、玉米制种产业领域等专项监察,下发监察建议24份,转立案19件,办结1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9人,责任追究24人,组织处理5人,对9起典型问题通报曝光。
    形成“不想腐”的自律机制,无疑是反腐倡廉的最高境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筑牢干部拒腐防变“堤坝”。
    廉政宣传教育,要注入信念“保鲜剂”,还需经常敲警钟。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廉政好声音”主题宣传活动,坚持党委中心组学廉、党校主体班次讲廉、主要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等制度,层层召开警示教育大会,6000多名县科级干部接受教育,对78名市管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廉政教育,58名拟任县处级干部和460余名拟任科级干部参加了任前廉政法规知识在线考试。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思路,在全市60余部电梯中安装廉政公益广告牌320余块。在9个市直部门和33个县区单位的城乡低保、医药器材采购、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78项权力事项实施“双线两化”,对“权力线”和“廉政线”全程动态监控,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

加强自身建设  练就“铁拳头”

    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只有打破纪委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和纪检干部不好、不敢、不愿的监督困局,突出主业、砍掉“副业”,强化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种好“责任田”,回归反腐“主战场”,才能让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市纪委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履行监督责任的前提和保障,坚持民主集中制,财务审批、干部管理、案件查办等重点工作都由副职分管,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提交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加强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强化宗旨意识和担当精神,引导广大纪检干部严格遵守《甘肃省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六个带头、六个表率、八个不准”。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纪委班子和县级干部共征求到意见建议95条,已整改89条,修订完善干部学习、考勤考核、出差审批、财务管理、公务用车管理等制度。落实“三转”要求,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450人次,其中,市纪委举办了1期综合业务培训班,100名干部参加培训,选派55名干部参加了中央纪委和省纪委调训,为提升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夯实了基础。
    气清更觉山川近,意远愈知宇宙宽。在新的一年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以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的精神,立足新常态,迎接新挑战,奋力新作为,切实担当起执纪监督的重大使命,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王吉龙 郭登通)

(编辑:郭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