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清廉张掖 > 正文

张掖:坚持系统施治 持续推动供销社系统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2-09-06 09:38:50来源: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分享

供销社系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张掖市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以查办案件、转变作风、助力发展为重点,落实监督举措、真心帮办实事,推动供销社系统坚守为农初心,服务全市乡村振兴。至目前,立案6件8人,帮办实事36件,完善制度机制69项。 

扛牢政治责任  精心谋划早行动

市纪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社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时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8次提出要求,3次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议听取汇报、研判形势、部署任务。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先后3次带队赴基层供销社调研督导,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市纪委监委制定专项整治方案,配套制定任务推进计划,下发工作提示52次,工作通报2期,及时提醒纠偏,压实市县两级供销社的主体责任。

建立市级统筹调度、县区一体推进、“室组地”联动协作工作机制,确定1名副书记牵头协调、1名常委分工负责、1个监督检查室具体包抓、1个工作专班组织实施,推动整治任务有序高效落实。 

聚焦重点问题  狠抓整改严落实

“长期以来,供销社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多是资金欠账问题,这次专项整治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一下子感觉轻松了。”民乐县基层供销社负责人表示。

该市纪委监委把自查自纠作为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的切入点,督促市县区供销社对照“四项”整治重点,开展4轮自查自纠,自查整改问题127个。联合市供销社采取实地查看、明察暗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2轮监督监管联动协作督导检查,下发问题提醒交办单51份,交办问题152个,反馈整改意见建议37条。

督促供销社系统对十九大以来巡视巡察、审计、专项督查反馈195个问题的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已完成整改的180个问题逐项过筛、全面检视,对未整改到位的15个问题,列明原因、细化措施、逐一研判、逐个攻关,推动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同时,对自查自纠进展缓慢、查找问题质量不高、整改措施简单笼统等7个单位负责人进行工作约谈,督促整改问题见底清零。

“室地”联动发力  深挖彻查快办理

“连日来,市、县区两级纪委监委上下联动,深入供销社系统开展社有资产大清查,基本摸清了家底,掌握了实情,并从中梳理出一批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在问题线索研判会上说道。

该市纪委监委全面受理收集并摸排梳理供销社系统问题线索,对已查结的22件问题线索进行“回头看”,建立专门台账,逐一过筛、分类分析、集体研判。

制定供销社系统专项整治问题线索处置规程,规范问题线索办理程序,建立与供销社系统问题“双向”移送、线索“双台账”管理机制。邀请6名公检法办案专家成立顾问团,在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中借助“外脑”参与咨询和研判。

坚持把社有资产处置、项目建设实施、违规为民营企业贷款或担保作为案件查办重点,启动“室地”联合办案机制,对受理的5件问题线索挂牌督办、领导包案、限期办结,至目前,立案6件8人,处分1人、组织处理9人。 

真情帮办实事  凝聚合力助发展

“这次专项整治,帮助我们解决了干部老化、人员不足的问题,各项工作更好推动了。”肃南县供销社负责人表示。

市纪委监委在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组织开展“我为供销社帮办实事”活动,协调市县区成员单位结合职能职责,成立2个调研组,赴六县区开展大调研活动,会商解决具体事项23项,现场调研发现并交办具体问题12项。专项整治以来,市、县区成员单位主动为供销社系统帮办实事36件,推动化解县级政策性亏损挂账701.6万元,解决欠缴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遗属生活费80多万元,协调收回被平调、占用土地389.3亩,协助完成社有企业、基层社完成土地确权登记28户,设立专户注入合作发展基金439万元,支持16家专业合作社落实补贴110万元,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13家、综合服务社63个。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治”同步推进,推动市县区供销社整体研判全系统政治生态,围绕人事管理、资本运营、资产处置等方面暴露出的管理漏洞、监管盲区和廉政风险,完善制度机制69项。

“下一步,通过专项整治,帮助扫清各类障碍,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让供销社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真正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靠得住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供稿:王彬 秦超)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