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媒体聚焦 > 正文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清风拂面 廉韵正浓

发布时间:2025-09-05 10:56:00来源:视听甘肃 分享

一笔笔公开的村务账目,让村民心里亮堂;一场场移风易俗的变革,让乡风民风清朗;一段段红色廉洁的记忆,让初心使命扎根。从乡村院落到红色场馆,从村规民约到文化浸润,张掖大地上清风拂面,廉韵正浓。

廉洁,是社会的基石,是民心的向背。在张掖,这份对“廉”的追求,既扎根于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历史沃土,也生长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从村级账目的“晒单公示”到婚丧嫁娶的“新风尚”,从红色场馆的“精神洗礼”到文艺作品的“润物无声”,张掖市纪委监委按照市委部署要求,以清廉张掖建设为抓手,让廉洁文化如春风化雨,浸润着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初秋的临泽县倪家营镇梨园村,阳光正好,清风拂面,村口的议事亭里,一场“阳光议事会”正在进行。群众们聚到一起围坐一圈,专注地听村党总支书记勾军拿着账本,一笔一笔地“晒”着村里的“家底”。

正如勾军所说,梨园村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将红色村庄的建设过程变成了践行廉洁文化,深化基层民主的生动课堂。不仅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更在村口这方小小的议事亭里,凝聚了民心,擦亮了梨园村作为“红色村庄”的清廉底色,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也让“明白账”成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在梨园村,常态化村务公开带来的“明白账”,让村干部和群众心里踏实,干劲十足。这种聚焦群众关切、倾心用力抓好基础性普惠性实事的做法,不仅体现在改善基层治理上,也体现在解决“婚丧嫁娶”讲排场、花销大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上。

清泉村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后,党员干部带头签订“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承诺书,村里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宴席标准、彩礼金额、操办天数等作出明确规定。如今在村里,彩礼不超过6万元、随礼不超过200元,成了大家默认的规矩,曾经让村民头疼的“人情债”,变成了温暖人心的“人情暖”。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雷寨村。走进村子,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场景少了,邻里间互相比排场、讲阔气的现象淡了,取而代之的是简办喜事、厚养薄葬的新风尚。  

坚持守正创新,良好的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是引领党员干部向上向善的无形力量。张掖市纪委监委依托全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厚植崇廉尚洁的文化土壤。在高台县廉政教育馆庄严肃穆的展厅内,讲解员张甜正带领一队党员干部驻足于“西路军精神薪火相传”展区,深情讲述着先辈们感人至深的廉洁故事。

张甜口中的谢良将军,正是西路军将士崇高风范的缩影。西路军在张掖征战期间,即便在缺衣少食、浴血奋战的极端困境中,依然铁纪如山,坚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铮铮誓言。如今,一件件承载着革命岁月的物品,一份份记录着清廉风骨的信件,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硝烟中的纪律严明与克己奉公。这里,正是将西路军精神具象化、时代化的重要载体。

如何让这份红色基因焕发新的时代光芒?高台县纪委监委给出了答案:将西路军的故事深度融入城市建设和党员干部教育,使之成为砥砺初心、淬炼党性的生动教材和必修课。

张掖的廉洁文化,既有红色基因的传承,也有多元文化的滋养。在山丹艾黎纪念馆,讲解员吴永沛正指着展柜里的文物为党员干部深情介绍着路易·艾黎生前的事迹。

如今,艾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张掖廉洁文化的血脉,成为激励当地干部群众修身正己、勤廉为民的精神火炬。而廉洁文化的深入人心,更离不开接地气、有温度的创新表达。在民乐县三堡镇精心打造的“清风小堡”文化院落里,一出原创皮影廉政剧《丹心廉风》正铿锵开演。铿锵的唱腔、鲜活的人物、贴近乡土的情节,将“清廉”二字的千钧之力,化作了直抵人心的悠扬旋律,真正把廉洁的种子“唱”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丹心廉风》的成功上演,正是三堡镇深耕本土资源,创新廉洁教育载体的一个生动缩影。

从乡村院落的“微腐败”整治,到红色场馆的精神洗礼;从移风易俗的点滴改变,到廉洁文化的创新表达,张掖市纪委监委以“清明政治引领、清廉政府提质、清正干部塑造、清和社会培育、清朗文化涵养、清润家庭护航”六大工程为抓手,让廉洁文化融入城乡肌理。如今的张掖,无论是机关单位的廉政课堂,还是村口的公示栏,无论是景区的廉洁故事展,还是村民嘴边的新规矩,都在诉说着清风拂面的新变化。

从梨园村村民手里的“明白账”到清泉村新风尚里的“减负担”,从西路军纪念馆里的“精神传承”到“清风小堡”里的“家常理”,张掖的廉洁文化建设,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融入了乡村治理的细节里,刻进了党员干部的行动中,浸润在百姓的日常生活里。踏上新征程,张掖市纪委监委将久久为功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不断彰显清廉之美,放大清廉之效,形成清廉之治,让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感受到清风正气带来的幸福与希望。